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6209
莫西沙星双盲对照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韩丽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

    

    【摘要】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400 mg,对照组使用依诺沙星400 mg,均为静脉滴注给药,1次/d,疗程7~10 d,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790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和79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且安全,优于依诺沙星注射液。

    【关键词】 莫西沙星;依诺沙星;下呼吸道感染

    

    

    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是导致其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全身系统退行性变,代偿能力降低,气道屏障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再者,一些老年人常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狭窄,气管壁肺组织的弹性减弱,影响分泌物排出,易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加重。莫西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被FDA推荐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常用药物之一[1]。为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我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所收治的86例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依诺沙星为对照组,对莫西沙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肝、肾功能不良者除外),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61~87岁,平均(69±27)岁。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52例,哮喘合并感染16例,单纯性肺部感染8例,其他原因引起肺部感染10例。随机分为两组,莫西沙星治疗组43例,依诺沙星对照组4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胸片(CT),痰菌培养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商品名为拜复乐,德国Bayer公司生产)400 mg/次,1次/d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依诺沙星注射液(商品名为依能森,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0 mg/次,1次/d静脉点滴,疗程7~10 d。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血常规、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细菌学及血气变化情况以及心电图、胸部X线(CT)的变化情况,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4年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病情有所好转;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所加重。痊愈+显效为有效,依此计算有效率。细菌学疗效判断标准:①清除:治疗后痰液标本中无致病菌。②部分清除:在原有多种致病菌中仅有个别清除。③未清除:治疗后所有致病菌仍存在。④替换:原始分离的致病菌被清除,但培养到其他细菌,临床无症状且不需要治疗。⑤再感染:原致病菌被清除,但是培养出一种需要治疗的新病原菌。依据清除+部分清除计算清除率。

    15 不良反应评定 根据用药后患者出现的异常反应与所用药物有无关系确定。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莫西沙星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02%(40/43);依诺沙星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9例,进步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907%(34/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见表1。

    22 细菌学疗效 治疗组43例中治疗前分离出病原菌40株,治疗后分离出病原菌3株,细菌清除率为925%(37/40);对照组43例中治疗前分离出病原菌39株,治疗后分离出病原菌8株,细菌清除率为7949%(31/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治疗组43例中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其中消化道反应(恶心,腹部不适,食欲不振)4例,皮疹1例;对照组43例中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其中消化道反应(同上)4例,皮疹1例,失眠1例。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为轻度至中度,停药后即消失,无肝、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多见肺炎双球菌,但是,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病原菌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流杆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比例增加[2]。另外,耐药的病原菌株也日趋增多,使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寻找一种抗菌谱广,高效,简便,安全的抗生素,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莫西沙星是近年临床使用的新型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菌普广,抗菌效果好,它不但具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良好的杀菌作用,而且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显著增强,包括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脂类的耐药菌。能迅速渗透到感染部位,尤其是肺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和分泌物中[3]。该药半衰期长,用药1次/d,使用方便,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少,不良反应低,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最强者之一。

    本文临床治疗结果显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43例,治愈34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后细菌清除37株,细菌清除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依诺沙星有效率7907%,细菌清除率7949%的结果。说明莫西沙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我们认为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是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蒋锦,刘明亮.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新分类法及合理用药。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 24(6):272275.

    [2] 刘又宁,赵铁梅,姚婉贞,等 北京地区****获得性肺炎非典行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2730.

    [3] 李晓霞.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中华内科杂志,2001,40(9):64064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