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445
后腹腔镜技术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冯国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应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A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停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应用止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术式原因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相关导管的留置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输尿管结石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输尿结石患者的进行更加理想的手术治疗,使手术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减小。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患有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在A组研究对象中包含男21例,女17例;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24~73岁,平均46.3岁;该组研究对象的病程1~7年,平均2.8年;在B组研究对象中包含男20例,女18例;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23~76岁,平均47.2岁;该组研究对象的病程1~8年,平均2.4年。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方法

    将76例研究对象的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后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A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所需时间、手术治疗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和止痛类药物的情况、相关导管的留置时间、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住院治疗的总时间和总费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术式原因导致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 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科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组患者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停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应用止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