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431
PICC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苏霞 宋晓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并总结45例患者置管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5例中,选择贵要静脉28例,成功率100%;肘正中静脉12例,成功率100%;头静脉5例。1例出现置管困难,导管头部受阻,不能到达上腔静脉;6例机械性静脉炎。结论PICC置管在临床的应用为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人工血管,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有效地保护血管,保证了输液安全,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

    PICC;化疗;并发症;护理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 d至1年)。德国医生FORSSMAN在1929年首先使用PICC技术,90年代中期PICC进入中国,现在化疗、普外科肠外营养、新生儿重症监护等领域被广泛使用[1]。相对传统CVC,应用PICC可以减少穿刺危险性,非手术置管,长时间留置,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我院自2009年开始对45例需要多周期化疗患者行PICC,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5例患者,男32例,女13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12岁,平均47.6岁。其中胃肠道肿瘤21例,肺癌18例,乳腺癌3例,恶性骨肿瘤2例,白血病1例。

    1.2方法插管步骤:①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用肘前的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②测量定位。③建立无菌区。④穿刺点的消毒。⑤预冲导管。⑥按预计导管长度修剪导管。⑦扎上止血带。⑧去掉保护套。⑨实施静脉穿刺。⑩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B11置入PICC。B13退出导引套管。B13劈开并移去导引套管。B14移去导引外套。B15抽吸与封管。B16固定导管。B17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B18穿刺后记录。

    2结果

    本组45例中,选择贵要静脉28例,成功率100%;肘正中静脉12例,成功率100%;头静脉5例。1例出现置管困难,导管头部受阻,不能到达上腔静脉;6例机械性静脉炎经采取局部热敷,喜疗妥外用,抬高手臂,1周后症状改善[2]。

    3护理

    3.1患者的健康宣教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三向瓣膜式PICC必要性、目的、置管过程及留置时间,建立患者信心,消除紧张情绪,使之配合理解。

    3.2导管护理

    3.2.1更换敷料①导管置入后24 h需做第1次敷料更换。24 h内出血较多时也需更换敷料。以后每周1次定期更换敷料。②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或经多次穿刺已经损坏也应及时更换[3]。

    3.2.2及时处理导管阻塞每天检查导管固定是否妥当,有无打折、移动、松脱,观察输液滴速。如有滴速减慢,可能有管路不畅、堵塞现象。用肝素盐水注射器先回抽再行冲管,堵塞的导管可通畅。如不通畅则进行溶栓。

    3.2.3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在置管过程中送管动作要轻柔、速度均匀缓慢。型号与血管匹配,选择合适的导管材料,置管手臂多做握拳运动,不宜做肩关节大幅度甩手运动,负重以不超过一个热水瓶的重量为准。

    置管成功后一旦发生静脉炎,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冷/热湿敷,热敷后可用喜疗妥沿静脉走向涂抹,促进热敷效果。若三天后未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4讨论

    4.1肿瘤患者一入院就应置入PICC导管,而不是等外周静脉被破坏时置入PICC导管,置入成功率就大大下降了,因为长时间输入大量刺激强的化疗药物,血管壁受到损伤,在行PICC置管时可送管困难,导致置管失败[4]。

    4.2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化疗药物刺激使血管硬化成条索状,导致穿刺困难,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延误治疗。由于化疗治疗时间长,为保护患者血管,提高生活质量,采用PICC可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完成。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避免多次静脉穿刺,创伤小、感染及栓塞机会低、相对传统CVC,减少穿刺危险性、适应证广,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