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407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形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许现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分析。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进行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然后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1例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正常,B超、CT检查显示肝内存在占位性病变。肿瘤的构成成分以平滑肌细胞为主,形态表现为多形性。细胞核可出现轻度或者中度异形,细胞核浆比例基本正常,没有明显核分裂。经过PAS及淀粉酶消化后,进行PAS染色,2例患者的瘤细胞浆内发现抗淀粉酶消化的PAS阳性物质。结论对于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平滑肌HMB45表达,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同时结合actin,desmin和vimentin 的表达,以及电镜组织形态检查,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防瘤;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在临床中属于少见病,但是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出现增多趋势[1]。由于临床、病理医师没有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产生足够的认识,在诊断中可能会导致误诊[2]。本研究中,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然后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7.3~71.2岁。位于右肝的肿瘤有7例,位于左肝的肿瘤有3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对辅助检查结果,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2方法使用4%甲醛进行标本固定,常规进行脱水处理、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检查。石蜡切片经过PAS、淀粉酶消化后,然后进行PAS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一抗体为HMB45、actin、desmin、vimentin、CD34、CD68、S-100、AFP。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公司。

    2结果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1例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体检中发现肿块而入院。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正常,B超、CT检查显示肝内存在占位性病变。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都没有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肺及肺外的淋巴管瘤和透明细胞瘤,所有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PF)和癌胚抗原(CEA)检查结果都是阴性。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都给予肝肿块切除术。

    2.1病理形态观察①大体检查: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都是实性肿块,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没有包膜,肿块质软。②组织学形态:肿瘤的构成成分以平滑肌细胞为主,形态表现为多形性,呈上皮样、梭形和中间型。上皮样细胞中,尤以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占多数,而平滑肌细胞的形态也是多样化:嗜酸细胞样平滑肌细胞(伊红色,瘤细胞浆丰富,颗粒状,没有空泡);蜘蛛状平滑肌细胞(浆伊红色,胞浆内可有空泡,细胞核位于胞浆中央或者边缘);透明细胞样平滑肌细胞(胞浆完全透明,细胞核居中或者偏位)。细胞核可出现轻度或者中度异形,细胞核浆比例基本正常,没有明显核分裂。瘤细胞排列呈条索状、弥漫状、小梁状,其间存在血管成分和脂肪,大部分血管壁呈薄壁血窦状。

    2.2特殊染色经过PAS及淀粉酶消化后,进行PAS染色,2例患者的瘤细胞浆内发现抗淀粉酶消化的PAS阳性物质。

    2.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样平滑肌细胞的HMB45表达为强阳性,而梭形细胞、中间形细胞的HMB45表达为弱阳性。平滑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actin、desmin和vimentin表达。少量胞浆表达CD68,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34,肿瘤细胞偶有表达S-100,而肿瘤细胞不表达AFP。

    3讨论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好发于肾脏,在肝脏部位发病的较为少见,属于一种良性间叶性肿瘤。目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分为4种类型: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肌瘤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成分<10%);脂肪瘤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成分>70%);血管瘤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成分,按照不同比例形成肿瘤组织,镜下组织形态差异较大,排列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经过PAS、淀粉酶消化后,可见PAS染色阳性的透明小体,以及成簇分布的造血细胞。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也可以由单一的平滑肌细胞构成。所以,当缺乏脂肪时,就很难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诊断[4]。病理医师进行病理组织形态检查时,要注意多取材,仔细寻找。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以见到多形核细胞,如果出现明显异形时,应注意瘤细胞核浆比率没有明显变化,一般情况下,见不到核分裂[5]。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平滑肌细胞HMB45表达是特征性依据,同时,也要注意平滑肌actin、desmin和vimentin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纪小龙.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及其肿瘤:肿瘤发生学中的一个新概念.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8,5(2):121.

    [2]纪小龙.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l例临床病理观察.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5(7):267-269.

    [3]钟定荣.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形态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29(4):254-255.

    [4]章美珍.肝细胞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0(5):408-409.

    [5]张丽华.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4(4):82-8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