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379
2011年儿童医院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代富力 李蜀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采取目标性监测,探讨多药耐药菌的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爆发。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开展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实施干预,包括宣教和培训,采取接触隔离预防控制措施,每日通过到细菌室监测多药耐药菌,并到各科室督察实施。结果全年儿童医院共监测出多药耐药菌459株,前4位为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苯唑西林的革兰阳性细菌MRSA,真菌61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和儿科,分别占49.23%和42.50%,其次是外科占6.35%。其中社区感染480株,占92.31%,医院感染40株,占7.69%,没有出现感染爆发。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在100%,对氨基甙类抗生素为37.75%至95.98%,对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敏感率为83.53%至29.72%;对其他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敏感率在100%和55.56%外,对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敏感率极低,对碳青霉烯类先天耐药;MRCNS和MRSA对青霉素药敏率为零,对红霉素小于10%,MRSA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药敏率为100%,而MRCNS仅对呋喃妥因100%敏感,MRCNS较MRSA耐药情况严重。结论对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有效,多药耐药菌耐药情况严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多药耐药菌动筛查非常重要。

    【关键词】

    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近年来,多药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传播,保障医疗安全, 我中心儿童医院开展了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并按照相关规定每季度将结果反馈与有关部门和科室。现将2011全年监测结果总结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患者。

    1.2菌株来源2011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咽分泌物、血、尿等各种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分离培养和鉴定.[1]。使用ATB expres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

    1.3监测方法每天由专职控感人员到细菌室记录所有细菌学诊断出的多药耐药菌包括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的革兰阴性细菌以及真菌病例科室、床号及住院号等,到科室进行调查、宣教和培训,督导实施病室或床旁隔离。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是否与临床相符,确定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复菌不重复计入。

    1.4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及临床医师认定,疑难病例经全科讨论认定。

    1.5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分析。

    2结果

    2.1全年儿童医院共监测出耐药菌459株,真菌61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和儿科,分别占49.23%和42.50%,其次是外科占6.35%。其中社区感染480株,占92.31%,医院感染40株,占7.69%。医院感染分布为新生儿科23株,外科7株,儿科6株,康复科4株,感染部位在下呼吸道30株、手术部位4株、口腔4株、泌尿道和眼部各1株。真菌全部为白色念珠菌。其中医院感染4 株。 

    2.2多耐药菌分离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4株,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73株,占84.80%;大肠埃希菌215株,产ESBLs146株,占67.91%;克雷伯菌属159株,产ESBLs 94株,占59.12%;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32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