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369
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治疗中耳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李巍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对中耳炎性疾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6例(144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5例(4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9例(52耳)、胆脂瘤型中耳炎52例(52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相同手术治疗。对照组仅手术治疗,治疗组手术当天服用桉柠蒎肠溶胶囊,0.3 g,2次/d,连续服用7~8周。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4、6、8周进行听力学检查及评估,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纯音测听检查、患者主观症状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组第8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性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能取得满意疗效。围术期服用黏液促排剂,可改善咽鼓管功能,缩短术腔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耳炎性疾病;咽鼓管功能;桉柠蒎肠溶胶囊

    中耳炎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致命性的并发症。手术治疗是慢性中耳炎性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在其病因中,中耳黏膜、咽鼓管的黏液纤毛系统的功能障碍是重要的因素。在治疗中能否及时恢复受损的黏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对中耳炎性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黏液促排剂作为黏液纤毛系统调节剂,对鼻腔、鼻窦和支气管的黏液纤毛系统的恢复作用已得到证实。而中耳黏膜及咽鼓管中同样存在黏液纤毛系统。为探讨黏液促排剂对中耳炎性疾病的发展、转归有何影响,我科于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中耳炎性疾病患者围术期服用由北京九和制药厂生产的桉柠蒎肠溶胶囊,效果较常规治疗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6例患者中男51例,女85例,年龄14~61岁,平均(37.6±7.2)岁,病史6个月至32年。术前检查包括耳显微镜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鼻咽侧位片、颞骨高分辨螺旋CT。按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标准(2004年,西安),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分泌性中耳炎组21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28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组25耳。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组1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24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组27耳。

    1.2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a、经中耳CT、纯音测听和声导抗及显微镜检查证实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患者;b、接受鼓膜置管、Ⅰ、Ⅲ型鼓室成术的患者;c、既往未接受过手术治疗;d、1周内未服用过黏液促排剂和黏液纤毛恢复剂。

    1.3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约9点位放射切开,吸出积液,置大号纽扣通风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后切口取颞肌筋膜,分离外耳道皮肤和鼓膜上皮层达前壁,夹层法修补鼓膜;胆脂瘤型中耳炎:耳后切口取颞肌筋膜及肌骨膜瓣,清除鼓室内胆脂瘤植入人工听小骨,内贴筋膜修补鼓膜。患者均为全麻手术,麻醉方法及用药相同。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实验组手术当天口服桉柠蒎肠溶胶囊,0.3 g,2次/d,连续服用8周。

    1.4术后处理和随访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后第7天拆线,2周后撤出耳道填充物,在显微镜下尽可能清理明胶海绵。使用泰利必妥滴耳液,3次/d。出院后每周门诊复查。2周测纯音域测听、咽鼓管功能及对治疗效果评估。

    1.5疗效评估

    评估包括主观症状评分标准:有效:耳闷胀感、耳鸣减轻或消失;无效:耳闷胀感、耳鸣减无变化或加重。纯音测听检查:语言区域平均气导间距(air bone condition gap,ABG)。有效:ABG≤15;无效:ABG>15[1]。咽鼓管功能:分泌性中耳炎:有效:咽鼓管开放压<100 daPa;无效:咽鼓管开放压≥100 daPa[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分别记录在静态时、捏鼻吞咽时和捏鼻鼓气时的导抗图峰压点,标记为P1、P2、P3,取最高值为Pmax,最低值为Pmin。有效:Pmax-Pmin>15 daPa;无效:Pmax-Pmin≤15 daPa[3]。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失访与排除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1例脱管,1例失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1例失访;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3例失访,1例感染。

    2.2主观症状恢复

    在治疗后4周及第6周后随诊时,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18例(20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5耳和17耳,有效率分别为75%和85%。对照组15例(18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7耳和9耳,有效率分别为38.9%和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组25例(27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20耳和22耳,有效率分别为74.1%和81.5%。对照组23例(24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1耳和13耳,有效率分别为45.8%和54.2%。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组23例(23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7耳和18耳,有效率分别为73.9%和78.3%。对照组25例(25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1耳和13耳,有效率分别为44%和5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听力改善效果、ABG比较

    在治疗后4周及第6周后随诊时,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18例(20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4和16,有效率分别为70%和80%;对照组15例(18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7耳和8耳,有效率分别为38.9%和44.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组25例(27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21耳和23耳,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5.2%。对照组23例(24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1耳和14耳,有效率分别为45.8%和58.3%。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组23例(23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7耳和18耳,有效率分别为73.9%和78.3%。对照组25例(25耳)患者中,有效耳数分别为11耳和12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0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