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150994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邵莉 成孝军 刘桂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579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自编量表通过我院病案室出院登记系统,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精神药物的品种、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院精神科总住院人数1940人,调查登记精神分裂症1350人,占总住院人数的69.6%。单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980例(72.6%),按使用率顺序为氯氮平(25.9%)、利培酮(17.8%)、氯丙嗪(15.6%)、氟哌啶醇(4.4%)、奥氮平(4.4%)、奋乃静(2.96%)、舒必利(1.5%)。两种精神药物合并者为360例(26.6%)。其中以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再合并其他一种抗精神病药为多见。按使用率顺序主要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氮平+氟哌啶醇、氯氮平+哌泊噻嗪、氯氮平合并癸氟奋乃静、奥氮平合并氟哌啶醇等。三种抗精神病药合用者10例。另外,合并安坦220例(16.3%);异丙嗪60例(4.4%);苯二氮卓类药150例(11.1%);心得安260例(19.3%)。60例(4.4%)合用抗抑郁剂。合并ECT者210例(15.6%)。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逐年增加,且居首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等药物的应用增多,已经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精神药物

    

    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自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应用于精神科临床后,相继出现了多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逐渐增多。近年来利培酮、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亦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我院目前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我院病案室出院登记系统,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精神药物的品种、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量表调查登记,全院精神科总住院人数1940人,调查登记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1350人,占总住院人数的69.6%。其中男790例(58.5%),女560例(50.3%)。年龄14~66岁,平均32.4岁。病程5 d~31年,平均5.6年。住院次数1~20次,平均2.2次。

    2 结果

    2.1 单用抗精神药物情况

    单用抗精神药物者为980例(72.6%)。按使用率排序为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氟哌啶醇、奥氮平、奋乃静、舒必利。见表1。

    2.2 两种抗精神药物合用情况

    两种抗精神药物合并者为360例(26.6%)。其中以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再合并其他一种抗精神病药为多见。按使用率排序主要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氮平+氟哌啶醇、氯氮平+哌泊噻嗪、氯氮平合并癸氟奋乃静、奥氮平合并氟哌啶醇等。见表2。

    2.3 三种抗精神药物合用情况

    三种抗精神病药合用仅10例,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及哌泊噻嗪。

    2.4 合并其他药物情况

    合并其他药物中,安坦220例(16.3%);异丙嗪60例(4.4%); 苯二氯卓类药150例(11.1%);心得安260例(19.3%);另有60例(4.4%)合并抗抑郁剂,合并ECT者210例(15.6%)。

    3 讨论

    本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占住院精神患者的69.6%,与以往的调查相似,但在用药的选择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本次调查显示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单用抗精神病药的980例(72.6%),较去年单用抗精神病药的比例下降,其中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的使用率排前三位,分别为25.9%、17.8%、15.6%,氯氮平、氯丙嗪的日最高剂量为400 mg、500 mg利培酮的日最高剂量为5 mg。笔者于1995年曾对我院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按使用率排前三位的依次为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此与笪志明、顾牛范在1987年调查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相似[1]。而本次调查,氯氮平的使用率排在第一位,与方华在1999年调查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精神药物使用情况相似[2]。由此可见,在80到90年代初,经典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占首位。从90年代末至现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上升到首位,特别是本次调查,氯氮平及利培酮占第一、二位,而氯丙嗪下降至第三位,其他抗精神病药的单用比率均在5%以下。说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特别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疗效及依从性、较少的副反应已经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

    本研究显示有26.6%的患者合并应用两种抗精神病药,去年调查以氯氮平、氯丙嗪或利培酮合并另外一种抗精神病药为主,而本次调查以氯氮平、利培酮或奥氮平合并另外一种抗精神病药为主,由此也看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流。本次调查合并应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的比例较去年笔者的调查结果有所增加。大多数专家及医生主张单一药物治疗为主,且足剂量、足疗程。本研究仅有一例患者合用三种抗精神病药,三种抗精神病药合用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故不主张三种或更多种抗精神病药合用。

    关于合并应用安坦的问题, 1995年笔者调查为39.58%,本次调查为16.3%。但总的来说安坦的使用率较以往的报道下降,这与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后锥外系副反应较少有关,也与医生严格掌握了使用安坦的适应证有关。安坦应在出现锥外系副作用的情况下使用,而不亦作为常规或预防性的治疗使用,因为安坦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本组患者有150例(11.1%)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7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