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134081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唐毅辉
    参见附件(12kb)。

     作者单位:661100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至今不明,是一种以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心衰,血栓栓塞甚或猝死[1],其发病率居各类心肌病首位。心律失常是DCM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对95例D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的动态监测记录,探讨其规律性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5例DCM患者均来自我院心内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门诊及病房,诊断标准符合WHO/ISFC国际心肌病学联合学会标准(1980年),并排除右室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病、瓣膜病、肺心病、围产期心肌病等。其中男62例,女33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29例,Ⅲ级43例,IV级23例。

    1.2 检查内容及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心电图、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于入院后每日进行心电监测1 h,记录异常心电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 95例患者经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共检出心律失常患者87例,占91.6%。各种心率失常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颤。见表1

    2.2 心律失常与心功能的关系 心功能为Ⅲ~Ⅳ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心功能为Ⅰ~Ⅱ级组,提示心功能越差,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多种心律失常并存的几率也越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2.3 心律失常与病程的关系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病程的长短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1 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例)

    表2 心律失常与心功能的关系(例)

    表3 心律失常种数与心功能的关系(例)

    表4 心律失常发生率与病程的关系(例)

    3 讨论

    DCM起病多缓慢、隐匿,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2]。DCM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心电图和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心血管领域中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