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63308
预防VSD术后引流管堵塞的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曾锦澜 陈瑜萍
第1页

    参见附件(3519KB,3页)。

     1.4.5 疼痛护理 疼痛对人体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术后常规应用止痛泵,以缓解疼痛。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指导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如给予治疗性的抚触,安置舒适的体位,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必要时配合镇静药物,保证足够的睡眠,促进机体康复。经上述处理后.多数患者能耐受疼痛,个别感到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适当的降低负压值,待患者能耐受时,逐渐增加负压值,直至维持正常恒定值为止。

    1.4.6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4.7 心理护理 ①患者常因创伤严重,创面难以愈合,表现为极度焦虑、恐惧,甚至悲观失望。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通过倾诉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②理解和关心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虑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以解除患者的顾虑。③将不同阶段的病例介绍给新人院的患者,让病患之间的交流更为通畅,通过自身的体会和客观存在的现实,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④注重个体差异,针对患者不同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分析其性格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1.4.8 指导功能锻炼 其目的是防止关节粘连僵硬、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原则是动静结合,循序渐进,按主动锻炼为主的原则进行。

    2 结果

    2.1 转归 33例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感染均得到控制。21例经植皮术后最终创面愈合。12例经减张缝合后创面愈合。未出现局部或全身毒性反应,未发现负压封闭引流材料或施乐辉半透膜过敏反应。

    2.2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共有1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37.8±10.5)岁,平均住院天数(43.46±23.107)d;冲洗组共有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平均(45.7±17.1)岁,平均住院天数(61.44±48.601)d;滴注组共有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8.6±15.5)岁,平均住院天数(59.27±37.895)d。三组患者性别经卡方检验,P0.907,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经方差分析,F 0.918,P0.410,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总住院天数经方差分析,F 0.849,P0.438,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2 三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时间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次数、每次负压封闭引流时间及引流管堵塞次数(次,x±s)

    三组病例每次负压封闭引流平均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2,P0.000。组间比较应用LSD检验,对照组与冲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对照组与滴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冲洗组与滴注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155。冲洗组、滴注组及对照组三组病例间,引流管堵塞次数,经卡方检验,χ2>/sup>6.315,P0.043,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持续的负压封闭吸引,使得创面得到全方位的引流,创面的渗液、坏死组织及时被清除,从而减少了机体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有效阻断病理反应链,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

    3.2 半透性生物贴膜具有单向透气功能,细菌不能透过薄膜进入创面,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即保证创面清洁,又使创面与外界隔绝,有效的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3.3 持续负压能扩张创面毛细血管口径、增加血流量[4];又能促进新的毛细血管生成及肉芽组织生长[5,6],从而改善创面微循环,有利于创面愈合。

    3.4 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综合医疗费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与早期采用常规换药和引流治疗的此类患者相比,换药次数及材料消耗、抗生素用量和费用大为降低。负压封闭吸引可保持7~10 d,不需更换敷料,减轻了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5 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引流液中的血液、坏死组织、渗出分泌物等停留在引流管中,经常出现引流管堵塞。之前对该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为待发现引流管堵塞后再行引流管浸泡冲洗。由于堵塞物无法溶解,实际疏通操作很难成功,在本研究中负压封闭引流共堵塞26次,其中10次再通,仅占38.46%,尤其是对照组仅28.57%的病例(14次堵塞,4次再通)能成功再通,即使再通后也很快再次出现堵塞。这就导致负压封闭引流无效,需频繁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本研究在引流管堵塞之前即对引流管主动进行冲洗或滴注,能及时洗出血凝块、坏死组织和渗出物,明显减少了引流管堵塞的机会,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别。明显延长了负压封闭引流的使用时间,减少更换负压封闭引流的次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并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这并不增加感染的机会。本研究中,经冲洗或灌洗的20例病例,无一例出现新的感染或感染加重。使用引流管冲洗或滴注的方法在防止引流管堵塞上,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的防止引流管堵塞。但引流管冲洗的方法,每日仅需一次,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细菌经引流管进入创面内。引流管滴注的方法操作较引流管冲洗简单,细菌进入引流管的机会少,但操作次数相对较多,工作量也相对较多。两种方法均有效可行。各人可根据个人情况决定选取具体冲洗方式。

    4 结论

    4.1 冲洗组、滴注组较对照组,其负压封闭引流时引流管更不易堵塞,留置时间更长。建议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行引流管冲洗术或灌洗术以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使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4.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广泛应用于下肢大面积撕脱伤的软组织缺损创面,使创面得到有效地覆盖和保护,降低感染机率;还能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并促进植皮区生长;有利于消灭死腔,缩小创面,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使用透明薄膜,也利于动态的观察创面。所以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大面积撕脱伤的软组织缺损创面,可以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有效地控制感染,同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谨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Fleischmaun W,Strecker W, Bombellim, 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Unfallchirurg, 1993, 96: 488-49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1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