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95178
口腔门诊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为了减少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成为病原体的载体。分析探讨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找出干预对策,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方法 ①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实行科主任、护士长、院内感染监督员三级负责制;②加强对人员的教育培训,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认识,不断提高人员素质;③完善洗手设备,保证洗手的时间和质量。

    【关键词】

    口腔医务人员;洗手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据流行病学有关文献报道,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为30%[1],而口腔门诊则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因为人体口腔环境特殊,寄居着大量微生物,既有常驻菌群,也有部分致病微生物。由于在牙科疾患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大多直接在患者的口腔中操作,极易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痰液,以及分泌液等,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尚未有口腔诊疗前筛查传染病的机制。因此,口腔医务人员的手接触带菌的患者后,在一定时间内即成为病原体的载体,并在无意之中致使这些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不但能把病菌传播给他人,同时也能带给自己,这一途径往往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更令人担忧。由此可见,口腔门诊是院内感染及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高危诊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直接影响院内感染防控效果的好坏,而做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防控院内感染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及手段之一,它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1 影响因素

    1.1 部分医务人员对正确洗手的认识不足,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是有的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致使许多人不洗手或不按要求洗手,而以戴手套取而代之。二是有的医务人员常常是在戴口罩、戴手套前不洗手,或连续为下一位患者操作时不洗手。三是有的医务人员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不及时、不彻底洗手。四是有的医务人员习惯于手心相对揉搓或用盆盛水的大众常规洗手法。

    1.2 有的单位洗手设施配备不齐全、不合理。据笔者观察了解,一些单位设施陈旧落后,布局不合理,比如有的还在使用老式开关水龙头,医生的操作台距洗手池太远,没有烘干设备,没有洗手液,肥皂潮湿、毛巾共用,有的甚至在白大衣上擦手,严重影响了洗手的终末质量。

    1.3 有的医务人员因工作紧张繁忙,洗手敷衍、匆忙、走过场。按照上级有关院内感染的要求,需要流水冲洗揉搓不少于十五秒。但有的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忙在洗手的时间上、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使洗手流于形式。
, 百拇医药
    1.4 有的医务人员出于对自身手部皮肤的爱护,不愿意反复洗手。众所周知,频繁洗手,尤其是频繁使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可能会使手部皮肤变得粗糙、干燥、皲裂,或造成手部皮肤损伤。这也是影响口腔门诊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原因之一。

    1.5 有的医务人员缺乏个人职业感、责任感,喜欢佩戴饰品。实际工作中,一些医护人员喜欢涂指甲油,佩戴手链、戒指等首饰,虽然明知戴首饰和凃指甲油,对手部病原微生物的清除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但因不愿意放弃个人的爱好,对制度规定于不顾,缺少应有的职业责任感。

    2 干预对策

    2.1 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组织有关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医院感染知识讲座,重点学习医院对口腔科预防感染管理的要求,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提高对手部卫生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明确手卫生的目的,是双向保护,既要防止病原菌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病原菌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尤其是要充分认识手部卫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百拇医药
    2.2 制定科学、有效、实用的手卫生制度。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的要求,详细制定口腔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各班次的洗手要求和洗手指征。如操作前脱手套后,处理污染物品前后,接触清洁物品及无菌物品前后,在给下一个患者操作前后等,佩戴手饰者应该去掉手饰彻底洗手,使手卫生有章可循。

    2.3 合理安排班次,人性化排班。管理者除了考虑经济效能外,还应当以人为本,合理排班。真正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保证医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洗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4 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科室要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并实行轮流讲课,巩固学习成果。[2]尤其是对新上岗的人员更要加强培训,不留死角,使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规范洗手的每个环节。也可在每个洗手池前张贴六步洗手法的宣传画,使工作人员洗手时就能看见并按照要求去做。

    2.5 不断改善洗手设施及条件。洗手设备的完善和设置,对于保证洗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总的要求是实用、方便、有效,布局科学、设施齐全。口腔诊室应设有流动洗手设备,适合采用感应式、肘碰式或脚踏式水龙头;肥皂要求质量好,刺激性小并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感应式皂液盒,使用带有灭菌效果的洗手液;毛巾应个人专用或用一次性纸巾,也可用风干机。同时,还应提供快速手消毒液,为连续操作洗手不便的医务人员创造方便条件,以解决手卫生问题。
, 百拇医药
    2.6 要加强领导,落实制度,对洗手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大家知道,管理者的重视与引导行为,会直接关系到制度的落实情况。因此,手卫生制度的落实,科主任、护士长要起带头表率作用。同时,科里要设兼职院内感染督察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口腔门诊的医务人员洗手行为进行检查,对洗手效果进行监测。也可采取不同时间点抽查不同内容,通过看、问、监测等方法,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并将检查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纳入年终考核范畴,使医务人员提高洗手的自觉性、规范性,确保洗手的频率和质量,防止外来病原体的定值及传播,减少或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

    [2] 陶小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0235., http://www.100md.com(董艳萍 董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