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7304
利福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秦小菀 杨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223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4例,观察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加用利福平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和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利福平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对于缩短发热时间,减轻咳嗽,促进啰音消失,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均有较好的疗效,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利福平;支原体肺炎;治疗

    肺炎支原体(MP)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临床发现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病情较重,病程长并常伴有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单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很难控制。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4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采用利福平辅助治疗方法,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我们收治符合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男∶女为1.26∶1,年龄2~14岁,平均(7.1±2.7)岁,人院时病程4~7 d 24例,8~13 d 12例,平均(8.3±3.4)d,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左右患儿病情仍未见好转);②临床表现病情重或出现严重肺外并发症;③病程超过1个月仍迁延不愈[1]。均以发热、咳嗽起病,体温达39~41℃,咳嗽剧烈,无痰或白色粘液痰,患侧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有28例伴有并发症,其中心肌损害21例,支原体脑炎5例,血液系统受累5例,肾脏损害10例,过敏性紫癜2例,川崎病2例,胸腔积液6例。

    1.2 方法

    两组均给与阿奇霉素7~10 mg/(kg•d)静脉滴注,第一疗程5 d,之后为用3 d停4 d共2~3个疗程。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同时加用利福平10 mg/(kg•d)口服,疗程1~2周。两组患者重症者均加用了甲泼尼龙2~3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5 d,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3~5 d,混合感染者根据药敏加用头孢类敏感的抗生素。合并肺外并发症的患者,及时加用相应的药物给予对症处理。肝功能异常的给予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异常者给予磷酸肌酸营养心肌,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者给予胸腔引流,合并肺不张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

    1.3 疗效判定

    显效:咳嗽减轻,肺部啰音及喘鸣音消失,x线阴影吸收。有效:咳嗽减轻,肺部啰音及喘呜音减少,X线阴影部分吸收。无效:咳嗽、肺部啰音、喘鸣音及X线阴影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加用利福平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和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难治性MPP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组资料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对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以及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来诊断是否属于难治性,资料表明该诊断标准可靠,可避免误诊。难治性MPP病情重,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肺部大面积受累,部分患儿还可发生坏死性肺炎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等,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另一特点是其肺外并发症多,常累及包括神经、循环、消化、血液及泌尿等在内的多系统脏器。近年来有伴渗出性多形红斑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视乳头水肿、虹膜炎、耳聋等病例报道,这些都是造成病情迁延或难治的重要因素[2-5]。

    本组病例合并肺外并发症45例,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均较重,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差,加用利福平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在MPP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难治性MPP应尽快联合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其体内却含有DNA和RNA,因此像青霉素等仅能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效。故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择具有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作用的抗生素[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2-16碳内酯环的药物,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快速抑菌剂。其抗菌机理为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行结合后阻碍t-RNA正常转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7]。大环内酯类抗生索是治疗 MPP的首选药物.然而近年来部分患儿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出现耐药,大大的增加了MPP治疗的难度。研究表明耐药机制与细菌中存在erm基因有关,此基因编码红霉素耐药的甲基化酶,此酶能将23 SrRNA上一个特异性腺嘌呤残基N6位双甲基化,从而改变核糖体的构象,通过使用抗生素结合位点发生重合而降低对抗生素的亲和力,进一步影响其抑菌作用[8]。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与人体心、脑、肺和平滑肌上皮存在着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外靶器官病变。研究发现难治性MPP主要与混合感染、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有关,利福平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因而对支原体有着协同的抑菌作用。因此在难治性MPP治疗中,疗效差者可联合应用利福平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对混合感染者可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拓宽抗菌谱,以期达到广谱抗菌作用。对于合并肺不张的患者,应及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组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利福平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对于缩短发热时间,减轻咳嗽,促进啰音消失,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均有较好的疗效,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光茂,徐爱红,董海营.中西药合用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566-571.

    [2] Christie LI, Honarmand S, Talkington DF, et al. Myecplasma pneumoniae: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pediatric encephalitis pediatrics encephalits Pediatrias, 2007,120(2):305-313.

    [3] Wang JL, Ho MY, Shen EY.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en associated with hemolytic anemia report of one cas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2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