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97962
威海血站血型初筛错误原因分析及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孙庶丽 宋旗悦 卢芙蓉 王静
第1页

    参见附件(2157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方法 统计我站2008~2010年无偿献血标本中初筛错型比例,分析错型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结果 错型中以该凝集而不凝集为主,占50.68%,判读错误居第二位,占25.68%,操作错误占12.16%,标记错误占11.49%。 结论 针对错型原因,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操作规程,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简化流程;加强各环节的核对;合理选择ABO血型初检试剂,并按规定的要求贮存;持续改进流动采血车的工作条件,大量外采时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等措施来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

    【关键词】 血型初筛错误;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威海血站

    血型的初筛鉴定是公民献血前必做的检验项目,由于受工作环境、温度、时间、献血者、工作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筛血型鉴定错误时有发生。为了明确引起错型的原因,针对性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现将威海血站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2008~2010年无偿献血标本共91353例。

    1.2 试剂 初筛试剂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抗-A和抗-B标准血清(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128。复核试剂为上海市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抗-A和抗-B标准血清(单克隆杭体),效价也均为1∶128。标准红细胞为上海市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A、B、O型红细胞。

    1.3 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和结果判断,献血前进行血型的初筛,献血后留取样本管,由检验科重新进行ABO血型的正反定,如遇到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由血型室进行最终的鉴定。

    2 错型原因分析

    街头初筛错型比例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血型初筛的准确率已经引起站领导的重视,大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错型率(表2)。

    连续统计三年的错型比例,约占采集人数的0.16%,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错型以该出现凝集而没有出现凝集为主,占50.68%,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在献血者比较集中时,初筛人员要身兼数职,比较忙乱,未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导致红细胞与血清试剂比例不合适,或混匀不充分,反应时间不够,试剂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灵敏度下降等[1];判读错误次之,占25.68%,原因是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掌握不熟练,在试剂已经正确指示凝集状况下出现结果的误判;操作错误占12.16%,原因是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试剂拖带或样本污染,常见的情况包括:血清试剂的瓶盖盖反,试剂在滴加的过程中出现少量飞溅,混匀过程中搅匀棒污染,定型板在使用前已被血液污染等[2];标记错误占11.49%,初筛人员已正确鉴定出献血者血型,可在体检单或标签上标记成其他血型,此种错误纯属责任心不强所致(表1)。

    3 采取的措施

    我们的工作人员能否正确的鉴定出献血者的血型,直接影响到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和受血者的用血安全。由此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加强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简化流程;加强各环节的核对,核对工作作为一种补救措施,能及时发现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提醒我们及时纠正;合理选择ABO血型初筛试剂,并按规定的要求贮存;持续改进流动采血车的工作条件,大量外采时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参 考 文 献

    [1] 吴国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