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98024
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曹杰星
第1页

    参见附件(196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2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应用阿奇霉素,对照组62例应用红霉素,并对两组疗效做出统计对比。结果 两组在症状、体征、胸片改善及住院时间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优于红霉素,且副作用小,依从性高。

    【关键词】 阿奇霉素;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儿童,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足以引起儿科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大环内酯类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而其中以阿奇霉素为代表。该药抗感染作用强而持久,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因此更多地用于治疗儿童MPP。我院儿科从2005年3月到2010年12月,对确诊为MPP的126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MPP患儿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2例,其中治疗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10个月至1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9个月至13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1]的标准,有发热、咳嗽症状,胸部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炎症,末梢血象中白细胞及中性分类相比于各年龄段正常值正常或轻度增高。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支原体IgG抗体有4倍以上变化。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两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支原体病原学检查判断结果。

    1.3.1 痊愈 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胸片斑片状阴影吸收消失,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64。

    1.3.2 好转 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胸片见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64。

    1.3.3 无效 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胸片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64。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退热、祛痰、解痉等基础治疗,并作必要的呼吸道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10 mg/(kg•d),1次/d,连服3 d停4 d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对照组则给予红霉素口服,20~30 mg/(kg•d),3次/d,10~14 d为一个疗程。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药前后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39(60.9%)例,好转24(37.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8(29%)例,有效42(67.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痊愈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01)。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热程、咳嗽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有7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症状较轻;对照组有1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症状较重。但都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儿童MPP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的剧烈咳嗽,伴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具有相当高的比例,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仍被认为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其中的红霉素使用最广泛,疗效也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重有明显的效果,过去治疗儿童MPP多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重,易产生肝脏损害,故不易补医患接受。而且,红霉素对消除肺炎支原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能有效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一般认为,儿童MPP单用大环内酯类或β-内酰胺类药,目前仍是最佳的经验治疗首选[2]。

    阿奇霉素是第二代红霉素,同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广,不仅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显著效果,对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及一些对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研究和临床证实,阿奇霉素耐酸,不易被胃酸破坏,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组织间液和血清浓度,口服3 d可使组织中维持有效浓度达10 d,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组织中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部位的浓度高6倍[3]。其独特的药学特性使组织内浓度较血药浓度高,提高了疗效。阿奇霉素剂量为红霉素的1/10~1/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