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0929
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6期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贫血患者比例相当高。因此,本文就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的发生机制做一探讨,从营养、代谢以及免疫的角度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发生机理,为今后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定义是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排血量绝对或者相对低于机体的代谢需要量,导致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情况[1]。主要临床表现为: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或者体循环淤血[2]。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的参与,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发展的结果[3]。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都伴有贫血症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时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而当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与贫血之间的关系,以及慢性心力衰竭对贫血的影响的研究尚无定论,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方面的研究,综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引起贫血的机制,为今后位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研究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