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1947743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5日 宋丽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30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治疗15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常规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和预防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慢性;间质性肺炎;穴位贴敷;护理

    间质性肺炎又称肺纤维化、纤维性肺泡炎,是一种至今还没有查明病因的慢性肺间质性疾病。其中有少数患者的发病可 能与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有机粉尘的吸入、有害气体的刺激有关。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虚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肺窍,或阴虚津涸而致干咳频频,成缠绵难愈的顽咳证,属中医“顽咳”之证。我院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加穴位贴敷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例慢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0~76岁,均符合诊断标准[1] 。中医辨证分型:肺寒型18例;脾寒型16例;肾寒型10例;湿热型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分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辨证分治,口服中药汤剂,另外给予中药塌渍,中药熏洗,配合西药对症止咳、化痰、平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辨证加用穴位贴敷。基本药物组成:炙甘草20 g,炙麻黄20 g,丹参15 g,元胡15 g,白介子10 g,冰片3 g,将以上药物研成粉末,用蜂蜜和米醋调成膏状,每次取适量置于穴位上,再用医用粘贴固定,4~6 h后取下,局部再用清水揩拭干净。可选穴位有定喘,肺俞,脾俞,天突,膻中,丰隆,足三里等,每一疗程10~15 d。

    1.2.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诊断疗效标准》[2] 。咳嗽及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年内未见复发为显效;症状、体征较以前有改善,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每次咳喘的病程缩短,痰量减少且比较容易咳出为有效;经过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显效加有效视为总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临床表现为咳嗽或哮喘声低弱,痰多色白而清稀,肢冷,舌淡苔少,脉弱之虚寒型疗效较佳;咳喘声音洪亮,痰黄而黏稠,量少难咳出,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之痰热型疗效较差。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3011(36.7)9(30.0)10(33.3)20(66.7)

    观察组3021(70.0)8(26.7)1(3.3)29(9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穴位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穴位与药物特异性的外治方法。因其简便易行,药物吸收迅速,易于深达脏腑而发挥治疗作用[3],疗效较好,故广泛用于临床,尤其在咳喘症治疗上的应用,更为突出和深入[4]。穴位贴药治疗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的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经穴的传导感应使中药的活性成分影响到机体其他多个层次的生理功能[5],临床观察发现刺激穴位可提高肺活量,同时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6],而且由于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于内服效果。

    间质性肺炎的病机是肺肾两虚,瘀、痰、热等病邪交结,治疗时采用补益肺肾、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化痰清热等方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可以减慢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如减轻气促、改善肺功能和提高血氧分压等,使患者能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恶化。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穴位贴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贴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清洁皮肤,必要时剃去毛发,中药贴敷时间不超过4~6 h,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应缩短贴药时间至2 h左右,或在有感觉后及时取下药物。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疼、针刺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特殊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在治疗期间,患者要减少活动,避免出汗,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