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2992
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刘国庆
第1页

    参见附件。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所至,多发生于45~55岁的妇女,过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诊断性刮宫、性激素治疗,疗效不佳者行子宫切除。米非司酮问世以来,用于终止妊娠及子宫肌瘤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亦有报道治疗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因此对其该方面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12年我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32例、年龄45~55岁、平均50岁。

    1.2 纳入米非司酮治疗的标准 ①在接受本治疗前1年内未接受过其他激素治疗;②无服用米非司酮禁忌证;③治疗前均做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均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单纯型或囊型)。用药前抽血检查肝、腎功能及全血细胞分析,结果正常;④患者知情并同意。

    1.3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案 服用方法:10 mg每日早晨空腹口服,半小时后进食,连续服用6个月。患者开始治疗前及服药后2、4、6个月共4次抽血检查内分泌六项(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激素P、雄激素T)及肝、腎功能,同时做B超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