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3114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血管危象的处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1期
     1966年杨东岳等[1]应用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危象是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正确判断血管危象的性质,明确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因血管危象而引起的手术失败,日益受到临床广泛关注。1996年以来,我院共做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56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14例,经积极处理均获得成功。现将处理术后血管危象的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32.5岁。均为外伤性拇指缺损。4例于伤后2周内作拇指再造术,其余均在伤后6个月后重建拇指。14例于术后不同时间出现血管危象。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对侧第二足趾移植急诊再造拇指。根据拇指缺损的程度设计带不同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骨支架重建采用钢丝“十”字交叉内固定35例,直径0.8 mm克氏针纵形固定21例。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与趾短伸肌腱、拇长屈肌腱与趾长屈肌腱分别以0号尼龙线做编织缝合或Kessler缝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