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期
编号:13196174
贲门癌介入治疗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5日 王焕英 吴华清
第1页

    参见附件。

     贲门癌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发病数量逐年增多[2]。贲门癌发病隐蔽,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浸润范围广泛,早期发现比较困难,术后5年生存率一般在20%左右(13.8%~22.7%)[3],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近年来,虽然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水平有明显提高,但贲门癌的5年生存率却没有明显的变化,相当多的患者一旦确认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因此,贲门癌的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介入治疗因其微创、高效的优点在贲门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现综述如下。

    1 经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

    1.1 单纯化疗药物灌注栓塞 贲门癌侵犯胃底,在贲门及胃底部形成软组织肿块,肿瘤浸润、生长过程中肿瘤血管不断新生,血供不断增加,供血动脉增粗,主要以胃左动脉供血[4,5]。所以胃左动脉插管造影可显示肿瘤血管,对肿瘤主要的供血动脉进行碘油药物乳剂或明胶海绵栓塞,可阻断肿瘤的血供,进一步使肿瘤坏死。因正常胃、食管由于有其他分支的供血而不会产生坏死、穿孔。文献报道也证实了胃左动脉的碘油药物乳剂栓塞的安全性[6,7]。实验证明,胃动脉内直接灌注化疗药物,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前者无静脉化疗药物在接触肿瘤细胞前即部分被排泄以及部分被血浆蛋白结合而失活等缺点[8],胃癌区域的药物浓度较口服或静脉点滴者高数倍至数十倍[9,10],而栓塞治疗者,局部瘤体内药物浓度进一步增高,全身其他器官的药物浓度远低于常规化疗,因此介入治疗在充分发挥药物的抗癌作用的同时也较明显地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全身毒性反应[11,12]。

    1.2 化疗栓塞加免疫治疗 高中度[13]采用经皮穿刺胃左动脉插管灌注健康人外周血LAK细胞及IL-2的方法治疗晚期贲门癌,取得良好疗效。所有经病理学确诊的共78例晚期贲门癌患者,经此法共介入灌注146次,最多5次,最少1次,胃部病灶CR+PR占61.5%,生存最长41个月,最短4个月,半年生存率为76.9%,1年生存率为30.8%。L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把体外己激活的LAK细胞过继于肿瘤患者体内产生肿瘤杀伤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14,15]。采用健康人外周血经IL-2诱导培养同种异体LAK细胞及白介素2,经肿块供血动脉进行区域性灌注生物制剂及化疗药物,可以使肿瘤组织处于高浓度的生物及化学制剂中,产生较大的杀伤力度,它比直接静脉滴注疗效明显,对肿瘤有明显的杀灭及抑制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