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7395
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本组90例中, 基本治愈24例,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 综合治疗小儿脑瘫能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可有效地提高小儿脑瘫的治愈率, 减低婴幼儿死亡率和后遗症、智残的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脑瘫;综合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难治疾病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中枢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产生病因多种多样,并发症较多。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早期准确的诊断、有效的干预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现对本院小儿脑瘫综合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儿科确诊的脑瘫患儿90例,其中男65例,女25例;年龄在6个月~4岁,平均为18个月。按运动障碍分为:痉挛型35例、手足徐动型25例、肌张力低下型12例、共济失调型8例、震颤型4例、混合型6例。

    1.2 临床表现 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等临床表现各异。本组90例患者中运动发育落后与主动运动减少88例、肌张力异常62例、姿势异常37例、反射异常21例。同时伴随智力障碍、癫痫、视觉障碍、听力障碍、行为障碍、语言障碍。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治疗 静脉点滴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或促神经生长因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10 d为1个疗程,共3~6个疗程,有并发症的患者同时治疗并发症。

    1.3.2 功能训练及阶段性按摩 训练下肢的功能,综合运用Bobath、Vojta治疗方法抑制异常姿势、异常运动;语言训练、听力障碍的佩戴助听器;同时给予阶段性功能按摩。以上治疗需在家属及医护人员参与下给予持续不间断的运用。
, 百拇医药
    1.3.3 高压氧疗法 3个月以上小儿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氧浓度75%~80%以上;2岁以上小儿接近成人方案治疗,用氧压力为0.2MPa,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5 d,每个疗程间休息15 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3~8个疗程。

    1.3.4 物理治疗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CVFT011M型)、痉挛肌治疗仪(KX3A型)、经络导平仪治疗仪(ZDL401型)。对不同的换者给予分别治疗,每次10 d,间隔20 d为一疗程,共3~6个疗程。

    1.3.5 推拿治疗 对肌张力增强的肢体采用拿法、揉法搓法等放松手法; 对肌张力减弱处采用点按等刺激较重手法, 然后将肢体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被动活动, 针对不同的局部表现采用揉、拿、搓、提等手法的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循环,每日操作1次, 每次15~30 min , 15 次为1 疗程,疗程间隔10 d,治疗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 智力与同龄正常儿童接近, 语言无障碍, 反应能力强, 发育顺序基本或达到正常, 肢体运动功能对称, 异常姿势消失, 行走正常;显效: 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异常姿势得到控制, 出现主动运动, 应人能力好, 智力有提高; 有效: 关节活动松解, 肌紧张改善, 肢体运动功能比治疗前有进步,有应人能力, 智力稍有进步, 异常姿势仍在控制中;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本组90例中, 基本治愈24例,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出生前后因大脑损伤, 使大脑失去控制脊髓神经的功能而后遗的综合症。小儿脑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大多认为与孕早期的病毒感染、产伤、窒息、早产儿、低体重儿、胆红素脑病等所引起的。国际上统计脑性瘫痪患儿的发病率为1‰~5‰,国内统计脑性瘫痪患儿的发病率大约为1.8‰~4‰,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人数的首位,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有的可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视听觉障碍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和混合型六种, 而痉挛型最为常见。出生1年内是脑发育的关键期,脑损伤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容易恢复到正常水平。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长期坚持是脑瘫患儿康复的最有效途径;脑瘫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显效率越高。
, http://www.100md.com
    运动功能训练是脑性瘫痪治疗中主要的方法,本院选用Bobath 和Vojta 各种运动治疗技术,它是让患儿取一定的出发姿势,对身体的特定部位给予压迫刺激,诱发出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个移动运动的手技总称。Vojta疗法促进脑髓化,促进突触间的传递功能、正反馈回路、空间和时间的强化、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bobath疗法根据儿童神经发育的规律,采用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和促进正常运动发育的手技。

    预防小儿脑瘫出生前要做好婚前保健、孕期孕妇要慎用药物、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围生期要防止早产和窒息、产后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出生后要防止感染性疾病。同时要加大小儿脑瘫宣传力度,以减少降低发病率。总之,综合治疗小儿脑瘫能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可有效地提高小儿脑瘫的治愈率, 减低婴幼儿死亡率和后遗症、智残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李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2):65.

    [2] 铁斌,脑性瘫痪康复在于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新医学杂志,2004,35:261262.

    [3]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4] 王素.小儿脑性瘫痪手法治疗与康复.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5253.

    [5] 史惟,等.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中国康复,2004,10:772773., http://www.100md.com(赵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