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6584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
     3.1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的特点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讲,选择寰枢椎钉板或钉棒固定与Magerl螺钉固定是等值的。但寰枢椎钉板或钉棒固定术前不要求解剖复位,术中通过预弯固定板或固定棒,利用杠杆原理可对寰椎提拉复位,同时其进钉上斜角度较小,不需要X线透视就能完成固定,因此较Magerl螺钉固定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但其术中复位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过分依赖,术前牵引复位仍是不可或缺的。

    寰枢椎后路钉板或钉棒固定需要将螺钉分别固定于寰椎和枢椎上,其中寰椎的螺钉固定方法可分为寰椎侧块螺钉和寰椎椎弓根螺钉两种。主要区别在于进钉点位置不同和螺钉固定长度不同。寰椎侧块螺钉是指螺钉经寰椎后弓下缘与寰椎侧块后缘的移行处直接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而寰椎椎弓根螺钉则是指螺钉经由寰椎后弓和后弓峡部(即椎弓根部)至寰椎侧块内的固定技术,其螺钉长度较侧块螺钉要长,其强度也大于寰椎侧块螺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