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26806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比较少见,且易漏诊,且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笔者们总结近5年来确诊为TOBS的12例患者,就其临床症状,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例,其中男 9例,女3例,年龄48~72岁,平均65岁。

    1.2 临床表现 (1)首发症状:以眩晕,恶心,呕吐,复视,走路不稳及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等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占10例,以视物不清为首发症状的1例,以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1例。(2)主要表现:①意识障碍:共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②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垂直运动受限9例,其中2例合并水平受限;③颞叶症状:记忆力障碍,行为异常1例;④丘脑症状:偏身感觉障碍及轻偏瘫7例;⑤枕叶症状:对侧偏盲2例,皮质盲1例。(3)疾病转归:死亡6例,留有一定程度神经功能缺损4例,痊愈2例。

    1.3 头CT扫描 12例患者入院后行头CT扫描,其中双侧丘脑出现低密度灶8例,脑干出现低密度灶6例,枕叶出现低密度灶4例,颞叶出现低密度灶1例。

    1.4 头MRI检查 12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均行头MRI检查。双侧丘脑出现长T1,长T2信号为9例,脑干(主要是中脑)出现长T1,长T2信号为8例,枕叶出现长T1长T2信号为6例,颞叶出现长T1,长T2信号为2例。

    2 讨论

    TOBS于1980年由Caplan首次提出,基底动脉尖部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 cm直径范围内的5条血管,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的“干”字形区域。各种原因引起的该区域动脉闭塞所致中脑、丘脑、枕叶、小脑和颞叶内侧梗死即构成TOBS[1]。

    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突发意识障碍又较快恢复,无明显运动、感觉障碍,但有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注视障碍,应想到该综合征;如有皮质盲或偏盲、严重记忆障碍则更支持;CT及MRI见中脑双侧丘脑、枕叶、颞叶病灶即可确诊[2]。

    本组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病史4例,高脂血症8例,提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是该病的病因。本组有冠心病房颤3例,提示脑栓塞也可能是TOBS的重要原因。头CT及MRI检查对TOB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I对后颅凹病变的诊断优于CT。故早期行MRI检查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脑血管疾病及其外科治疗.北京出版社,1994.

    [2] 王维志.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33., http://www.100md.com(张 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