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1期
编号:11702137
浅论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
     【摘要】 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临床一线的最前沿,具有患者多、流动性大、工作量大等特点。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心理,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有效诊治措施的同时,应用沟通的理论和技巧,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1 急诊患者的心理分析

    急诊患者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恐惧、依赖、易激怒、孤独、绝望和无助感[1]。患者通常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对急救常规、急救工作缺乏认识、理解,最容易产生误解,常有非正常表现,如烦躁、坐卧不安或表情呆滞、沉默不语。患者接受特殊检查、转运、有创伤性的护理治疗操作多,另外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也比较容易激动,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患者往往考虑自己多一些,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期望立即得到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而急诊护士因患者多,护理任务重,就要做全面的安排,要根据病情轻重需要安排先后顺序,对患者实施必要护理,因而患者产生不满,以为护士不及时服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