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1期
编号:11702129
巴布剂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
     【摘要】 通过综述巴布剂的基质、制作工艺、质量评价和巴布制剂的特点,表明巴布制剂做为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巴布制剂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巴布剂;基质;制作工艺;质量评价

    

    AdvancedResearchonCataplasm ZHANG Yan-tang, ZHANG Ying,LI Sen-hao.The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271000,China

    【Abstract】 Cataplasm is a new type preparation for external use and has expensive foreground. In this paper,the matrix of cataplasm,technology for preparation,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excellences of cataplasm are reviewed,providing foundation for the exploiture and utilization of cataplasm. 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Cataplasm;Matrix;Technology for preparation;The quality evaluation

    目前人们用药的途径主要以口服和注射为主,其普遍存在血药浓度波动,以及通过消化道吸收时易受消化液、食物等因素的干扰,又有部分被肝脏破坏,致疗效降低,需频繁给药,还可引起疼痛,依从性差,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从而便应运而生了第三代剂型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经皮肤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巴布剂所特有的优点使人们对它研究开发投入越来越大。巴布剂指中药提取物或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和适量比例的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已在国外大量应用。由于采用水溶性大分子生物为基质,使用后无残留,不污染衣物并且采用透皮吸收控释技术血药浓度平稳,药效更持久,载药量大且剂量准确,保湿性好,不干燥具有良好的透皮性能,使用舒适,皮肤无刺激性及过敏反应,可反复揭贴而不影响疗效[1]。根据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报道,现将国内的巴布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百拇医药
    1 巴布剂基质的研究

    1.1 巴布剂的基质应具备以下条件[2]:①对主药稳定无影响,无不良反应;②有适当的弹性和粘性;③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④使用后皮肤无残留,不污染衣物;⑤不因汗水作用软化以致影响疗效;⑥在一定时间内,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保湿性;⑦有一定的pH值;⑧能保持巴布剂的形状,以便于反复揭贴。

    1.2 基质的组成[3] ①黏着剂:一般有天然的,半合成的和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三大类。常用的有明胶,西黄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PVA ,PVP 聚乙二醇,聚异丁烯,聚醋酸乙烯,邻苯二甲酸酯,丙烯酸或甲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脂等,其中最常用的有明胶,CMC-NA,PVA,聚丙烯酸钠等,一般用量为0.5%~50%,最好为5%~25%;②保湿剂:巴布剂的含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质的黏着性,赋形性,释放度的好坏。保湿剂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巴布剂的最大含水量可达60%,常用的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等,也可以用它们的混合物。保湿剂常用的范围为1%~70%,最合适为10%~60%;③填充剂:填充剂是巴布剂成型的关键,用量一般为基质的20%,常用的有氧化锌,高岭土,微粉硅胶,碳酸钙,二氧化钛等,高岭土用量一般占药物的5%~20%较为理想;④透皮促进剂:有二甲基亚砜,氮酮,薄荷油,冰片,桉叶油等,而氮酮用得比较普遍;⑤软化剂:水溶性软化剂有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600;脂溶性软化剂有蓖麻油及其他油脂。用量约为1%~10%;⑥其他附加剂: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脂等。此外,防腐剂,抗氧剂等也可适量加入,其用量取决于具体制剂而定。
, http://www.100md.com
    1.3 基质中各组分的合理比是制成优良巴布剂的关键[4],而目前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选用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为感官指标如巴布剂的外观,均匀性,涂展性,对皮肤的密着性,贴敷性,活动关节的追随性,对皮肤的刺激性等;另一类为巴布剂的体外质量评价的理化指标,包括药物黏着性,剥离强度,赋形性,稳定性,皮肤刺激性,药物释放度等方面。在实践中对上述指标或部分指标进行试验,以得到更好的处方配比,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刘淑芝等[5]采用U14(147)均匀设计法,以影响巴布剂物理性状的几种主要原料为考察因素,以各种原料不同加入量为考察范围,以成型巴布剂基质的剥离粘着力(拉力),剥离强度为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基质配方:粘性剂5.0份,增塑剂1.6份,赋形剂2.5份,填充剂8.0份,交联剂0.2份,柔化剂2份。

    韩冬等[6]采用U16(86)均匀设计法,以处方中高分子凝胶,填充剂,保湿剂,交联剂和交联调节剂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以剥离强度,黏着力和制剂外观作为考察指标,得出巴布剂的最优处方为卡波姆U10∶聚丙烯酸钠7 s∶甘油∶丙二醇 高岭土∶柠檬酸∶乙醇∶三氯化铝=0.5∶6.5∶27:7∶1.6∶0.2∶8∶0.4。
, 百拇医药
    刘成等[7]采用U17(1716)均匀设计法。以明胶,CMC-NA等原料为因素,用量为水平,以考察剥离强度和持粘力为指标,确定基质最佳处方为明胶:CMC-NA∶PVPK-30∶PANA∶高岭土∶丙二醇∶PEG400∶山犁醇=1∶4∶7∶0.5∶4∶5∶10∶20。

    陈穗等[8]采用U7(76)均匀设计法以感观,黏度,持粘力,剥离强度为指标,对巴布膏剂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巴布膏剂基质的最佳配方比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纤维素钠=4.3∶1.5∶1。

    奚伟等[9]用L18(37)正交设计法,考察交联剂,交联调节剂,增粘剂,保湿剂的用量水平及消泡剂的类别对巴布剂粘性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优处方比为: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钙∶柠檬酸∶消泡剂∶甘油=0.4∶0.2∶0.1∶PEG200∶2。
, 百拇医药
    祁静[10]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观察黏着力,皮肤跟随性,膜残留性为综合指标进行实验,得出最佳配比为:聚丙烯酸钠∶明胶∶高岭土=2.0∶1.5∶3.0。

    2 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近年采用氮酮(Azone)较为普遍,其特点是无色无臭,对人体黏膜产生最低刺激,有效浓度低,对亲水亲油性药物均有促进作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使用有时效果不是很理想,故经常联合使用,称为二组分系统,一般由一种亲水性分子和一种亲油性分油酸与丙二醇合用,如氮酮-丙二醇系统,油酸-氮酮系统学者还对中药透皮促渗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某些芳香性中药中的脂溶性成分也具有类似Azone的促渗作用[11]。, 百拇医药(张燕堂 张 颖 李森浩)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