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0期
编号:11702875
孕产妇凝血因子变化及意义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0期
孕产妇凝血因子变化及意义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妇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9例孕产妇血清分为三组:足月产妇(55例)、非足月产妇(流产和顺产21例)、足月病理产妇(子痫、死胎133例)。应用北京思达高诊断技术有限公司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采用全自动定量免疫比浊法检测AT3、D-2聚体、PT、PA、Fib、APTT。结果 三组中非足月产组中位年龄37.2岁(23~39岁),凝血因子中Fib x±s在足月产妇和足月病理产妇各为4.57±0.92、4.65±1.03,P>0.05;但其异常率却为72.7%、75.89%,P>0.05;Fib高伴有其他凝血因子异常在两组中各占20%和36.6%,尤其后者以6种凝血因子不同组合/单一异常计45例占44.5%。结论 高龄产妇易流产和早产。Fib的升高与孕龄相关,在足月病理产妇中常伴有多种凝血因子的异常,应重视监测围产期特殊生理状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性异常。

    【关键词】孕产妇;凝血因子;纤溶系统

    1 资料和方法

    1.1 血清标本来源 来自产科住院诊断明确的血清共209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