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4期
编号:11667402
颅底骨折并发鼻出血的诊治(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
     2 结果

    大多数病例的血性脑脊液漏均在2周内停止。7例患者脑脊液漏超过1个月仍未停止,需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外伤当时鼻出血98例患者,8例患者填塞后有3例仍出血,1例再行颈外动脉结扎,术后仍无法止血,这4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找到出血部位行栓塞术止血。8例迟发鼻出血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4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3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均行颈内动脉血管内栓塞术治愈。1例填塞后行DSA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管壁损伤,但出血已停止,未行栓塞术,治愈出院。本组1例鼻大出血合并严重脑脊液漏,颅脑损伤较重,入院24 h后死亡。

    3 讨论

    3.1 颅底骨折病理解剖特点 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在颅底走行与筛窦、蝶窦存在着密切解剖学联系[1-3]。①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床突下段,与蝶窦腔也仅以薄骨壁相隔。由于海绵窦位于蝶窦顶部两侧,内有许多纤维小梁,把窦腔分隔成海绵状,其下部与蝶窦之间仅隔一0.5~4.0 mm的薄骨片,颈内动脉在窦内被纤维小梁固定于窦壁,故当中颅底骨折时,动脉及分支可破裂,血液流入窦内,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亦可形成假性动脉瘤;②颈内动脉入颅腔的内口为破裂孔,是颅外伤各方向应力指向的中心,此处亦为各颅底骨缝集中区,故此处动脉受损出血机会大大增加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