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6期
编号:11620600
沙丁胺醇对血钾浓度的影响及其两面性(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
     1.2.2 注意事项 使用沙丁胺醇后患者的血钠浓度、动脉血pH、PCO2、醛固酮浓度、动脉血压都无显著变化。不过它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轻微心动过速、震颤、血糖和胰岛素升高、血管舒张引起的面部潮红、全身不适等,不过发生轻微,常常有自限性,未进行处理自行消失。患者心率有所增加,尤其与胰岛素葡萄糖合用后,心率呈显著性增加[4],建议合用后应当加强临床监测。

    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对沙丁胺醇降血钾作用耐受,而且随着年龄增加耐受作用有增加趋势[2,5]。这可能与老年人体内内源性儿茶酚胺的循环浓度增加有关。尿毒症患者的α-受体阻滞剂具有高敏性,对沙丁胺醇也易发生耐受[6]。另外,患有高血压、体容量过度负荷以及非洲籍患者、使用了具有阻滞ATPase作用的药物如地高辛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也易发生沙丁胺醇抵抗[7]。所以为了确保降血钾作用有效,建议对于这类患者,同时给与胰岛素加葡萄糖,增强降血钾作用。

    文献报道使用沙丁胺醇后再使用血液透析,患者血钾较未用者有显著性降低。而血液透析排除体内多余血钾离子是靠血液和透析液的钾离子梯度进行的,透析前使用沙丁胺醇后浓度梯度降低,使血液透析的有效性收到影响,血液透析排除体外钾离子的量较未用沙丁胺醇患者降低31%~68%[5],有显著性差异。在给予沙丁胺醇后再血液透析排钾作用显著降低,而且更易发生高钾血症的反弹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