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5期
编号:11621616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鼻咽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鼻咽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组,采用EORTCQLQ.C30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后测量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在治疗前依据生存质量量表情况,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评估、诊断患者的健康问题,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健康教育过程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直至出院后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用EORTCQLQ.C30量表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在治疗后出院前及治疗后6个月总的生存质量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但治疗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鼻咽癌是鼻咽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鼻咽癌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也不断提高。对于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应用传统的评价治疗效果的生理学数量指标――治愈率和生存率就显得很不敏感,而对肿瘤治疗和干预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为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57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实验组),与同期住院的53例实行常规健康教育的鼻咽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自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1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91例,女19例;年龄18~73岁,平均(44.74+11.70)岁;民族:汉族47例,壮族58例,京族1例,仫佬族1例,瑶族1例,回族1例,苗族1例;病理类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96例,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泡状核细胞癌12例;根据UICC(97)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33例,Ⅲ期43例,Ⅳ期31例;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26例,初中35例,高中23例,大专17例,本科以上6例;职业:干部18例,工人8例,教师4例,农民56例,其他24;医疗费来源:医保20例,自费+公费:15例,公费1例,自费74例。按照首次住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单号入院为实验组共57例,双号入院为对照组共53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方法

    1.2.1 生存质量评定问卷 所选用的生存质量量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包括由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针对肿瘤患者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OrganizationforResearchandTreatmentofCancer QLQ.C30,EORTC QLQ.C30),此量表包括30个问题,含有5个功能量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3个症状量表及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所有项目评分0~100分。症状方面及单项问题得分高表明症状明显、问题多,而功能方面得分高则表示功能良好,健康、生存质量高。该问卷单个项目的完成率非常高,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均符合要求,适合于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中国的癌症患者,EORTC QLQ.C30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文化地区,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3];②在以上这些条目的基础上另加了鼻咽癌放疗的不良反应,其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两天在主管护士的指导下填写EORTCQLQ.C30量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2 评估与计划 实验组患者由具有大专学历、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专科护士担任主管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根据EORTCQLQ.C30量表的内容,了解每位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伴随的症状及与健康有关的经济情况等指标,结合患者的病情、态度、情绪、知识、民族和社会背景以及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分析、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根据不同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

    1.2.3 实施方法 由主管护士采用一对一双向沟通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尊重患者,鼓励患者倾诉,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态度、对治疗的认识水平、对社会支持的需要程度以及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和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设身处地地接受患者的情感与观点,让患者产生信任感,使患者的健康问题得以真实的反映。并能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民族、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患者视具体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鼻咽癌治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以及不同治疗阶段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并指导患者运用音乐疗法、放松内心意象疗法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同时对患者的家属也进行健康教育,以发挥家属的作用,共同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主管护士必须每天保证有30 min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时间,指导患者应对各种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早期的康复训练,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及健康问题的细微变化,并进行动态调整,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健康教育是全过程的,包括出院后的随访。

    1.2.4 评价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出院前、治疗结束后随访至6个月,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同时也对放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分。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1.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使用一般资料描述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完成情况 住院患者的两次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均全部完成,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大部分患者能按时回院复查,对不能回院复查的患者,我们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完成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100%。

    2.2 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见表1。

    表1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治疗前,各个功能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各个功能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患者可以出现涕血、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头痛、复视、面麻等一系列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平均5年生存率约54%,I期鼻咽癌生存率高达94%,II期74%,部分患者生存达10年以上,甚至有长达40余年者。放疗作为鼻咽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其本身也可引起严重的生理、心理反应,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而放射后遗症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应受到重视。

    3.2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健康观和医学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并不仅仅是保存生命和改善器官功能,而更多的关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正在顺应这种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生存质量是患者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和患者自我评价与对他们目前功能状态的满意度。健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提高生存质量一项重要的措施[5]。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患者的行为,减轻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有研究者发现[6,7],单纯对患者灌输知识而忽略重要的精神、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仍不满意,认为在教育前评估患者现有知识,态度、技能,了解患者的民族和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再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治疗前行为,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信息,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从而提高生存质量。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注重个人,整体地、全面地看待患者,让其表达期望,澄清想说出、想改变的内容及意义,根据优先次序予以健康教育,符合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求,促进独立性。[8]它与常规健康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它不是随机性的,而是由专人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护理程序。, 百拇医药(邓卓霞 唐晓兰 张金桃 刘翠容 黄晓艳 刘春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