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581858
脑缺血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脑内分布与迁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林章雅 余良宏 康德智 张志坚 付冷西
第1页

    参见附件(2041KB,4页)。

    林章雅 余良宏 康德智 张志坚 付冷西

    【摘要】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分布及迁移情况。方法Ficoll-Paque分离液梯度离心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并流式细胞术鉴定;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局灶缺血模型,Hoechst33342标记细胞,分别通过静脉移植及立体定向局部移植到大鼠缺血侧纹状体。经过1、3、5周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分布及迁移情况。结果应用梯度离心方法可以分离得到rMSCs,经过体外扩增可得到足够细胞数量用于移植,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90表达阳性。大鼠脑缺血后,无论静脉还是局部移植,rMSCs在脑内均能较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有很好组织相容性。静脉移植的细胞集中于脑缺血灶及其周围,缺血灶对侧脑组织移植的细胞较少(P0.05);局部移植的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缺血灶不断迁移,分布在两侧大脑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SCs通过静脉及立体定向两条途径进行移植后,能够在宿主缺血的脑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rMSCs的这种迁移现象很可能与缺血灶的细胞信号改变有关,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移植 大鼠 脑缺血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2001074)

    【分类号】R743.3

    脑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对其缺血后的功能重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多潜能细胞群,在体外能够分化成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1-3]。为评价MSCs移植修复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可行性,我们首先观察了
------
     [摘要]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分布及迁移情况。方法:Ficoll-Paque分离液梯度离心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并流式细胞术鉴定;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局灶缺血模型,Hoechst 33342标记细胞,分别通过静脉移植及立体定向局部移植到大鼠缺血侧纹状体。经过1、3、5周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分布及迁移情况。结果:应用梯度离心方法可以分离得到rMSCs,经过体外扩增可得到足够细胞数量用于移植,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90表达阳性,大鼠脑缺血后,无论静脉还是局部移植,rMSCs在脑内均能较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有很好组织相容性。静脉移植的细胞集中于脑缺血灶及其周围,缺血灶对侧脑组织移植的细胞较少(P<0.05);局部移植的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缺血灶不断迁移,分布在两侧大脑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SCs通过静脉及立体定向两条途径进行移植后,能够在宿主缺血的脑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rMSCs的这种迁移现象很可能与缺血灶的细胞信号改变有关,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大鼠;脑缺血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