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82609
肌电图在神经促通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时的评估及指导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袁 佳 张建宏 林惠玲
第1页

    参见附件(1054KB,2页)。

    袁佳 张建宏 林惠玲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促通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分别采用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于第一次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测定患者患侧肱二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电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以后简称肌电动作电位)的变化,1个月后两组分别再做同样的测定。结果比较第一次针灸前后、治疗前与治疗30d后两组患者肌张力协调性的改变和肌电动作电位数目的变化,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在改善脑卒中痉挛患者的肌张力协调性和运动功能方面优于传统针法组。

    【关键词】 中风痉挛瘫痪 神经促通针刺法 针刺疗法 肌电图

    【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2005年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058123)

    【分类号】R246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应用神经促通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50例,观察第一次治疗前后及治疗1个月后患者患侧肱二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张力改善的情况(使用肌电图选择疗效明显的穴位,以肌电动作电位的变化作为评估
------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促通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分别采用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于第一次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测定患者患侧肱二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电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以后简称肌电动作电位)的变化,1个月后两组分别再做同样的测定。结果:比较第一次针灸前后、治疗前与治疗30d后两组患者肌张力协调性的改变和肌电动作电位数目的变化,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在改善脑卒中痉挛患者的肌张力协调性和运动功能方面优于传统针法组。

    [关键词]中风痉挛瘫痪;神经促通针刺法;针刺疗法;肌电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5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