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4期
编号:11798285
疼痛实验动物模型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
     2.4 机械性痛觉过敏模型 一般可用软毛刷或铅笔头轻触动物的皮毛以测试动物对轻触觉刺激的反应,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为应用系列的Vonfry针丝压迫皮肤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可用这种针丝按从小到达的顺序刺激动物脚底记录缩退之痛阈值(机械刺激回缩阈值),或以一定压力的Vonfry针丝以一定频率的反复刺激测试其后腿收缩频率[13],动物对这些刺激常表现为缩脚、逃跑、嘶叫及攻击性行为。

    3 神经源性损伤模型

    3.1 神经瘤模型[14] 是20世纪70年代,由Wall及其同事首先介绍的神经病理疼痛模型。方法是:大鼠,麻醉,于一侧后肢大腿外侧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暴露坐骨神经干,在大腿中断,用细细线紧扎神经干,然后在结扎的远断完全切开神经干,再将断面的近中断神经干5~8 mm植入一端密闭的医用聚乙烯管内,最后缝合皮肤。通常在术后9~40 d,切断的轴突形成神经瘤,并长出枝芽。该模型主要模拟临床截肢后的幻肢痛和神经全切断以后的症状。动物常表现为“自残”(self-intilate)现象,尽管不知道自残是否与进行性病理疼痛有关,但这一模型已被广泛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3.2 背根节慢性压迫实验模型 (CCD)[15] 麻醉大鼠,于背部正中L4~L6部位切开皮肤,分离脊椎一侧肌肉,用L型探针头按一定方向插入L5椎间孔约4 mm,然后抽出针头再将不锈钢针(长4 mm,直径0.5~0.8 mm)沿探针进入方向与途径插入L5椎间孔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