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6期
编号:11528745
绒毛膜上皮癌Ⅳ期治愈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尤 丽 王东玲 齐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24KB,1页)。

     【关键词】 绒毛膜上皮癌;诊治

    患者女,34岁,农民,因葡萄胎术后2年,腹痛伴阴道流血5个月,加重1 d入院。查体:贫血貌,血压120/80 mm Hg。下腹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内诊:阴道畅,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子宫前位,约孕3个月大,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增大9.3 cm×7.3 cm,子宫切面回声不均,充满低到中等强度大小不等光点,其间夹有散在小暗区,宫腔内不均质回声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右附件区回声紊乱,可见2.3 cm×2.0 cm不规则无回声,肝周、脾周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最大前后径6.2 cm。血β-HCG>200 000 mIU/ml。胸透:双肺见结节状阴影。血常规:WBC 13.5×109/L,RBC 2.75×1012/L,Hb 62 g/L,PLT 297×109/L。临床诊断: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子宫穿孔,中度贫血。入院急诊在全麻下行子宫全切及左侧附件切除及右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腹内不凝血及凝血块共约2 000 ml,子宫增大约孕3个月大,前壁光滑,后壁见4 cm×3 cm紫兰色区域,并见1.0 cm×1.5 cm破口,有活动性出血,双卵巢略大,双输卵管正常,术中发现左侧宫旁5 cm×3 cm癌灶浸润,组织脆,易出血。术中诊断:绒毛膜上皮癌Ⅲ期肺转移,子宫穿孔,中度贫血。术后复查CT:脑内多发占位病变—转移癌,更正临床诊断:绒毛膜上皮癌Ⅳ期脑、肺转移,子宫穿孔,中度贫血。术后抗炎,对症治疗10 d后,给予5-FU及更生霉素联合化疗8 d,3周为1个疗程,共化疗3个疗程后,血β-HCG恢复正常,患者因家庭困难停止化疗,术后6个月复查均正常。

    2 讨论

    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在我国约3 000次妊娠中就有一次绒毛膜上皮癌[1]。绒毛膜上皮癌可继发于葡萄胎、流产、足月产或早产。本例患者葡萄胎后未坚持复查,终致子宫穿孔就诊。绒毛膜上皮癌几乎全为血行转移。最常转移至肺,占70%,其次为阴道、外阴,脑转移虽较少,但并非罕见。绒毛膜上皮癌转移后易造成颅内高压,发生脑疝、脑出血,一般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死亡率较高。本病例患者即往身体素质佳,化疗不良反应轻,经抢救及时,治疗效果好。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