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26783
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评价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临床肉眼观察发现宫颈病变并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共516例,在阴道镜直视下对449例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宫颈炎395例,尖锐湿疣10例;CIN41例,宫颈癌2例;宫颈结核1例;阴道镜检阳性率87.02%,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97.55%,宫颈CIN和宫颈癌阳性检查率为9.58%。结论应用电子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可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电子阴道镜检查是应用放大技术,观察子宫颈和下生殖道的形态学变化,确定病变部位,提供活组织检查标本,可有效提高了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目前阴道镜已普及到基层农村县和镇级医院,现就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妇科专家门诊就诊的516例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妇科专家门诊共行阴道镜检查共516例,其中最大年龄71岁,最小21岁,平均34.5岁。临床诊断为宫颈肥大光滑者69例;宫颈轻度糜烂、单纯型145例;宫颈中度糜烂、颗粒型177例;宫颈重度糜烂、乳突型88例;宫颈湿疣12例;宫颈息肉25例;可疑宫颈癌3例。检查指征:本组病例检查指征单个因素和多个因素并存,归纳共有下列几个指征:①平时有持续阴道分泌物异常或血性白带、月经不规则史,但妇检肉眼观察无明显病变85例,妇检有接触性出血及性交出血史56例;②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Ⅱ级以上385例;③肉眼观察可疑癌变,如赘生物、宫颈糜烂、白斑、溃疡,行可疑病灶的指导性活检有251例;④外阴及阴道、宫颈尖锐湿疣的诊断13例;⑤高危人群普查:如HPV感染、绝经期妇女、孕妇有宫颈癌家属史等共有79例;⑥慢性宫颈炎长期治疗无效以排除癌变者,或进行宫颈物理治疗前有196例。

    1.2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48h禁性交、禁冲洗上药,24h内不作妇科双合诊,排除阴道急性、亚急性炎症,检查时窥器不涂润滑剂和消毒剂。
, 百拇医药
    1.3 检查方法 采用国产PC-3000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者取膀胱截石位,观察顺序由外向内,先观察外阴、阴道,再到宫颈,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将阴道镜的接物镜放在距病灶25~35cm处,调节好焦距及放大倍数。用长棉签拭去宫颈分泌物,先进行肉眼观察有无糜烂、出血、赘生物等病变,随后用3%醋酸涂于宫颈行醋酸试验,观察血管时用绿色滤光镜,有异常血管改变时摄像,宫颈涂2%碘溶液,进一步观察病变的境界及表面形态,可疑部位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1.4 阴道镜诊断名词标准 按子宫颈病理与阴道镜国际联盟第7次大会统一的标准。

    1.5 CIN病理学诊断与分级 按曹泽毅主编的第二版《中华妇产科学》下册标准:CIN I级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级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级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2 结果

    2.1 阴道镜检查结果 阴道镜检查516例,检出宫颈病变449例,占87.02%,宫颈正常转化区67例,占12.98%;阴道镜拟诊:宫颈白斑61例,白色上皮92例,宫颈镶嵌65例,异常腺管开口+白环101例,白色上皮+点状血管95侧,镶嵌+点状血管35例。
, http://www.100md.com
    2.2 病理检查结果 在阴道镜检出宫颈病变449例中,于宫颈碘试验阴性反应部位或在阴道镜直视下病变部位直接活检。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395例,占87.97%,其中宫颈湿疣10例,占2.23%,宫颈结核1例,占0.23%。宫颈正常11例,占2.45%;CIN 41例,占9.13%,其中CIN I 21例,CINⅡ12例,CINⅢ8例;宫颈癌2例,占0.44%。

    3 讨论

    3.1 本组资料显示阴道镜阳性检出率为87.02%(449/516),在449例宫颈病变中,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755%(438/449),宫颈癌和CIN阳性检查率为9.58%(43/449),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说明阴道镜临床应用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很重要意义。

    3.2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期病变,是一个渐进性的病理发展过程,重在早期发现与诊断,以阻断宫颈癌的发展。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宫颈癌新增病例数为45~50万,我国为13.5万,占总数的28.8%。近年有上升趋势,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年轻化,发病率提前了10年。近些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诊治,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但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有检出率低的局限性,而阴道镜在直接暴露宫颈后将病变部位放大10~40倍,观察宫颈在涂醋酸和碘溶液之后出现的图像特征,可发现临床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小病变,有助于鉴别下生殖道病变的性质,并在可疑部位直视下定位活检,能提高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电子阴道镜采用计算机使图像更加清晰,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查患者并可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有助于治疗和随访,无创伤痛苦,可反复检查,受检者乐于接受。

    3.3 阴道镜检是一种直观技术,检查的目的是从形态学和组织学上来确定宫颈和下生殖道的状况,需要与下生殖道一般炎症及HPV感染产生阴道镜异常图像进行鉴别,有下生殖道炎症者需治疗后再复查阴道镜,检查者有赖于严格的训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需要有相关的细胞病理及组织病理学知识,熟炼掌握阴道镜技巧,以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镜下分辨能力,从而提高阴道镜诊断率。, 百拇医药(李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