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21
编号:13793147
吕文亮教授基于方证理论应用柴胡温胆汤经验撷华(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21
     在吴坤安所著《伤寒指掌》少阳本病述古一节中,邵仙根评注于柴胡汤一则下:“若痰饮溢于上中焦,症见少阳阳明,可用柴胡温胆汤”,其后未附柴胡温胆汤方。此乃柴胡温胆汤明确用治痰阻中焦、枢机不利所致少阳阳明诸症的初次记录。

    2.1.2 合方思路 近现代医家探讨的柴胡温胆汤为《三因方》卷九、十温胆汤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合方。为明确柴胡温胆汤证,首先需界定温胆汤及小柴胡汤二方各自的方证特点。

    考察温胆汤方源,我们发现可归纳为2条主要方证脉络。一为《三因方》卷八温胆汤,该方实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里流水方去秫米,《普济方》收录该组方称温胆汤,乃同方异名,后世少用;二为目前医家主要使用的方药组成,即《三因方》卷九、十方。该组方上溯姚僧垣《集验方》,散佚后原方被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及王焘《外台秘要》收载,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之胆寒证,组方为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三因方》卷九、十温胆汤在此基础上减生姜量为五片,并加茯苓一两半,卷九所载主治沿袭不变,卷十则提出该方治疗心胆虚怯及“气郁生涎,涎与气搏”所致诸症。后世医家习用气郁痰搏这一病机,逐步在《三因方》卷九、十温胆汤方的基础上拓展,《易简方》《名医杂著》《万病回春》《直指小儿》《活人书》等温胆汤均属该组方药量、药味的增减方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