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5
编号:13823198
叶天士通补胃腑模式新诠(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5
     消化系统炎性反应与肿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消灭众多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生物药物,而生物药物的研究也只局限于单味药物与单一病种,以及单一分子通路。

    1.1 目光的转向

    目前,根据流行病学报道,胃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居第4位,致死率为第2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估算,世界每年新发胃癌93.4万例,我国占35%[1]。有学者对我国胃癌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家族基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腌制食物、烧烤食物、吸烟都是造成我国胃癌发生率居高不下,造成大量社会经济与个人家庭负担的原因[2]。找到有效的控制手段刻不容缓。而在大量的、深入的、基础机制的研究报道中,学者们也将发现氧化应激与炎癌转换是决定病情发展、扭转病势的关键。由于传统的化学药物所达成效果与前期期望有所差距,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生物药物。有埃及学者报道,使用雷公藤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实验[3],发现雷公藤的应用对氧化应激反应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控制都要优于同组阳性对照。有学者用青黛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行了临床实验,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高级抗炎疗法,给临床的难治性疾病以新的期望[4]。

    1.2 现有的困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技术得以应用于传统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