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1
编号:13473873
郭义教授针刺手法介绍及其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1
     1.3 过脸热

    1.3.1 命名选穴 过脸热针法以风池穴为主施温通针法,使热感传导至颜面脸部,称为“过脸热”。魁山先生家传手法名“过眼热”,我们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表明,在风池穴施以“过眼热”手法,不仅眼睛周围热,实则整个颜面部亦热。见图1、图2。由于从项部的风池穴到达颜面部名,故名之曰“过脸热”。常用施术穴位为风池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位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犹如人之“后眼”,故治疗眼睛疾患多用,为少阳经与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针刺得当可使针感达眼、耳、鼻、额、颞部等颜面部。

    1.3.2 操作方法 患者采取俯伏坐位,督脉风府旁斜方肌外侧,枕骨下凹陷中取风池穴。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选用1.0寸毫针,双手配合进针,针尖朝向对侧目内眦进针0.5~0.8寸,进针后,刺手仔细体会针下气至感觉,得气后再行温通针法,同时紧按在穴位下方的左手大指配合刺手向上推按,将针感推向颜面部,并产生热感,守气1~3 min,守气后出针或留针,按压针孔。若针感传至侧头部停留,可在侧头部接力再加刺一针。见图3。

    1.3.3 功效主治 清利头目,健脑安神、祛风解表。主治以下病症:1)眼病:干眼症、飞蚊症、近视眼、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2)鼻病:过敏性鼻炎、鼻痒、感冒流鼻涕;3)耳病:耳聋耳鸣;4)面部:面瘫、三叉神经痛;5)头部:眩晕、偏头痛。

    1.3.4 实验研究 透脸热针法针刺风池穴后眼睑下垂患者颜面部皮肤血流的变化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