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12
编号:13545905
李元文教授辨治痤疮的临床思路与学术特色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12
     4 验案举隅

    某,女,42岁,2019年5月16日初诊。主诉:面颈部皮疹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3年前工作劳累后面部起小粉刺,逐渐增多,伴发丘疹,自觉痒痛,间断外用红霉素软膏及口服中药汤剂可缓解。2个月前患者精神压力较大后面部皮疹复发,渐及颈部,红肿疼痛,面部油腻,外用红霉素软膏缓解不明显,现来我科求诊。刻下见:面部及颈前起皮疹,色暗红,以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间有囊肿。伴见口干口苦,心急烦躁,手足不温,腰酸,月经量少,纳差胃冷,大便溏稀,1~2次/d。舌胖大,色暗淡,边尖红,舌苔底白而表黄腻;脉弦细滑。专科查体:额部、两颊、下颌及颈前散在粟粒大小的暗红色丘疹及脓疱,少量囊肿,压之有波动感,部分破溃、结痂,伴见暗褐色瘢痕。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粉刺(胆热脾寒,寒热错杂证);治法:清上温下,健脾除湿。处方:柴胡10 g、桂枝10 g、干姜10 g、黄芩15 g、天花粉10 g、生牡蛎30 g、鸡内金15 g、香附10 g、黄芪10 g、皂角刺10 g、益母草10 g、白芷10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夏枯草15 g、白花蛇舌草3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砂仁10 g、厚朴10 g、合欢花15 g、陈皮10 g、半夏9 g、猪苓15 g、茯苓20 g。14剂,水冲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