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2
编号:13603522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2
     【方剂要素】《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与“肺苦气上逆”证候要素相对应的,具有“苦泄”功能的方剂要素,如葶苈子、黄芩、杏仁、胆南星等。

    2.1.5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经文解读】肾苦燥,如《素问·宣明五气》说:“肾恶燥”,其意为肾不喜燥。肾为水脏,主津液,燥则耗伤肾阴,甚则导致肾精枯涸。本文此处所说的“肾燥”,多指肾阳虚蒸腾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不得布散,导致人体出现失于滋润或失于濡养的病理状态。辛本不润,但辛能使气化功能得以恢复,能开发腠理,使津液得以输布,使所苦之“燥”得润,此即后世所谓“辛以润之”之法。故《素问·藏气法时论》于“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后,特加自注句以释“辛润”机理曰:“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典型范例】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方见《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3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本条论述肾虚消渴证治。肾阳亏虚,不能蒸津化气以上润,则口渴多饮而“消渴”;肾阳不足,肾气亏虚,封藏失职,水津下流则“小便反多”并出现多尿,多饮,腰腿酸软,舌淡苔白等肾气亏虚之证。治当温补肾阳,化气生津,方用肾气丸。方中附子、桂枝温复肾阳,地黄、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牡丹皮、茯苓、泽泻调理肝脾,水中生火,使肾之气化功能得以恢复,津液得以输布,则肾燥得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此方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