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0
编号:13613378
止痛散及TDP照射在腰椎间盘疼痛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0
     2.4 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及血小板活化水平比較 治疗后2组血清MMP-3、IL-1β水平及GMP-140和观察组的PLT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4。

    2.5 治疗期间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经检测,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血、尿、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异常现象,治疗期间2组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正常状态下,椎间盘是与机体内循环隔绝的一种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供给有赖于软骨终板与纤维环周围血管的渗透作用,椎间盘突出后因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性反应及神经根局部水肿,而致机体出现局部微循环障碍,患者腰椎部疼痛强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9-10]。中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痹证”“腰痛”“腰腿痛”等范畴,患者多因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肾虚等因素所致。近年来,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常以中药内服外敷、牵引、针灸或手法治疗为主。本研究采用止痛散外敷进行治疗,该方源自清代伤科名著《伤科补要》的代痛散,并经临床应用改善而来,方中姜黄性味辛、苦、温,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常用来治疗血瘀气滞所致的风湿痹痛、跌打瘀痛、肩臂痛、胸胁刺痛、经闭等;白芷性味辛、温,具有镇痛的功效;生栀子性味苦,寒,可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期组织渗出及水肿形成,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大黄、三棱、没药、延胡索、莪术、冰片也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抗菌、抗炎、活血及调节免疫系统的功效[11]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