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453624
草药香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2期
     喜欢几味草药,皆是因为其独特的名字。

    比如独活,一茎直上,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这样一棵细茎无香的小草,被古人叫作独活,喜欢这两个字,孤单却有风骨,得势却不张狂,平淡却不沉沦。以鹤的姿势,临水照花,存活于世。

    比如当归,绿叶紫茎,山谷溪边,悠然自得。这样一棵开米粒状白花的小草,被古人叫作当归。在我的心中,当归是很温暖的两个字,比如出门在外,羁旅天涯的游人,想起家中的亲人,就会想起这两字。青衫白发我当归,咀噍式微惭古诗。

    比如佩兰,也叫水香,静水生香,不过是普通的一株草,开毫不惊艳的花,但在我的心中却充满诗意,我固执地、想当然地以为,风吹佩兰,叮咚作响,风过处,佩兰左右摇摆。相从期岁晚,兰佩袭芳熏。

    比如忍冬,比如半夏,比如苍耳等等,每一味草药,单单只看名字,就赋予了我极大限度的想象,忍冬的“忍”字,半夏的“半”字,苍耳的“苍”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的组合,使这味草药的名字有了美感,有了延伸的空间。闲暇时,把玩草药的名字,也算是一种寄兴之处。

    小时候戴过一种预防感冒的香囊,其实不过是一只小巧的香囊中塞入几味预防感冒的草药,然后挂在脖子上,与肌肤相亲相伴,天长日久,身体上有了一种淡淡的草香。也曾喝过治疗感冒的汤药,几味草药放在一只黑色的陶罐里,小火慢煎,整整一罐子的水,被漫长的时光煎成浓汁,盛在一个粗瓷碗里,所谓良药苦口是也,实在是难以下咽,最后捏著鼻子灌下去。

    我喜欢看母亲煎药的样子,左手执扇,右手执筷,从容安静,扇几下火,搅拌一下罐中的汤药。漫长的时光里,守着一只瓦罐,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热腾腾的气息散发出半苦半甘,甚至是说不上来的一种气息,弥漫在空气里,以至于后来很多天,家中都会弥漫着一股草药香,久久不散。

    我在旁边陪着母亲,看书或是闲话,等不及汤水缩成浓汁,间或会迷瞪一会儿,打个瞌睡,睡几分钟,醒来后,发现母亲依然还在重复那个动作,仿佛时光静止不动,而我还是先前那般,中间不曾有过停顿或滞留。

    多年后,已经很少有人会再亲自动手煎药,不知道是因为煎药的过程漫长而烦琐,还是治病的效果太缓慢,大多数人有个头疼脑热多半会从药房买些西药,那些煎药的时光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偶尔,我会光顾离家不远的那条街上的一家中药铺,那家中药铺古色古香,像是掉进了时光的隧道。那些瓶瓶罐罐,药柜药匣,一溜靠墙,匣子上有闪着冷凝光泽的铜拉手,那些老中医们熟悉每一位草药的药性,他们除了卖草药,也替人煎药,所以离那家店老远,就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

    我固执地喜欢草药,不是因为药名,不是因为药香,而是因为它是在几千年时间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华,翻阅《药海》,翻阅《诗经》,都有它们的身影。闻到草药香,我总会想到那样一个画面:红酥手,黑瓦罐,小火慢煎,咕嘟咕嘟冒泡。氤氲的热气中,仿佛煎的不是草药,煎的是时光,煎的是岁月,煎的是文化,煎的是历史,煎的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和生活。

    (摘自《思维与智慧》 ), http://www.100md.com(积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