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453681
“小圈”有好处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1期
     面对新客户时,每当听闻对方讲“我们的产品特别好,适合所有人”,抑或“目标人群这部分你们不用操心,没必要做画像,因为到处都是受众,直接开始做内容吧”,就要警惕了,这往往意味着跟客户展开一场深入的沟通迫在眉睫了。

    这并非说,只要把目标人群的圈子画得很大就一定错。很多快消品企业,由于生产的是民生类日用品,的确人群覆盖面很广,比如矿泉水、洗发水等。但尽管人群广泛,我们依然需要探寻大家的购买动机、触媒偏好等等,才能更有效地做营销。

    而且,更多的情况是,企业的目标受众人群是“小”,精准比人数多更加重要。

    同以前物资匮乏、信息也匮乏的时代不同,现在的社会不是匮乏,而是过于“富裕”了。作为消费者,并不是没有选择或只有少量选择,而是选择太多。拥有更多购买选择的消费者,为什么非要购买你的产品呢?这个问题才重要。

    在当前这个追求个性和差异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适用的产品”的命运,往往是“每一个人都不想用”,因为觉得与己无关。只有那些“专门为某一类人设计的产品”,才会让这一类人群认可,并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度。

    同理,站在企业的角度,如果是面对全人类发言,让这个企业说点什么才好呢?就算找了一个共同话题,也一定非常空洞。但如果只是针对一小群人,比如“特别热爱摇滚乐的、80岁以上的时髦老爷爷”或者“特别喜欢周杰伦的00后少女”,那么“共同话题”找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并且很容易有共鸣。

    同商品和信息一样增长迅速的还有媒介渠道。

    在以前,企业可以投放的媒介渠道十分有限,不外乎是平面、电视等传统媒体。但是现在却大不相同,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自不用提,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都聚集了大量的網民,线下的渠道也丰富多了。

    设想一下,如果企业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全部国人,要如何选择传播渠道呢?最佳答案可能是“全部渠道”。但企业的营销费用是有限的,正如把有限的“鱼食”撒在了一片汪洋大海中,一把鱼食怎么可能捕获整个大海的鱼群呢?

    如果目标人群很聚焦呢?比如 “特别热爱摇滚乐的、80岁以上的时髦老爷爷”,分析这群人的日常触媒习惯时,会发现由于很聚焦,大家的共性也相对突出。他们日常最喜欢的信息源,就是我们应该选择的传播渠道。

    用这样的方法,通过数据筛选出的渠道,无论是线下或线上,都会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如同把鱼食撒在了一个小鱼缸中。鱼缸虽小,成功率却高多了。

    因此,营销人要尽量努力帮助品牌找到相对小而精准的人群,并且深入了解人群特征,才能在正确的地方,让正确的人,看到正确的信息。

    (摘自《不做无效的营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图/亦晨), 百拇医药(王泽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