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
编号:13772321
长寿华人的独家养生秘诀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 20113
     吴清源、吴阶平、贝聿铭、周汝昌、马万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个值得尊重的长者,更是养生长寿的榜样!现在,将他们的生活点滴呈献给读者,让大家一睹大师们的风采和养生秘诀。

    围棋大师吴清源:一生求“中”

    吴清源,1914年出生,围棋大师。

    这位围棋大师的自传叫《中的精神》。他说,“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要思考“中”的那一点。吴清源说:“我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无论输赢,只要下出了最善的一手,就是成功的一局。”吴清源从小身体很差,曾经得过肺结核,那个时代,肺结核的死亡率非常高,但他幸免于难。他后来回忆说,可能得益于一个小举措——开窗通风。“我坚持每天开窗通风,习惯了寒冷,也就不易感冒了。”

    医学名家吴阶平:坚持写日记
, http://www.100md.com
    吴阶平,1917年出生,著名医学家。

    吴老每天5点半起床,从不恋床,午间小憩,晚上10点必就寝,生活极有规律。不仅如此,在饮食方面。他特别注重三餐定量、荤素搭配,从不挑食、过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吴老每天必写日记,记录每天工作生活的内容。家里书柜专有一个放日记的格子,按年份摆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一位老专家为写回忆文章来电话查证一次重要学术出访的具体日期,吴阶平凭记忆拿出过去的日记,很快就找到确切的日期,让求证者惊叹不已。吴老年轻时兴趣广泛,文艺、体育样样在行。当年事渐高,不能再打网球、羽毛球时,他的兴趣则转到了每晚电视的体育节目。他说:“体育节目竞争性强,看看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建筑大师贝聿铭:思考让人不老

    贝聿铭,1917出生,举世闻名的建筑大师。

    “他身体其实并不好,却让你感觉浑身是劲儿。”记者最近一次见到贝老是几年前在苏州,当时他受家乡之邀从美国回来创作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老笑称“我就是个劳碌命”,人到苏州,每天埋头工地,有时忙碌至凌晨。但这正是他不老的秘诀:“思考可以让人不老。”那次,他从美国飞回来,坐得又太久,腰有点难受,即便如此,下午出现时,他依然活力四射。
, 百拇医药
    红学名家周汝昌:生活乐趣就是工作

    周汝昌,1918年出生,著名红学家。

    其女周伦玲说:“父亲年到九旬,身体尚可,活动正常,只是睡觉比从前多了,睡得较晚,起得也较晚。每日‘听’报,思维尤其活跃,目前还在写大论文。”近些年周汝昌新作频出,如《红楼别样红》,《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眼下还在酝酿新作。周老耳朵几乎失聪,眼睛几乎失明,但精力旺盛。写作时,他口述,让家人整理。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周老一直比较清瘦,从来不称体重,也很少上医院。他虽然瘦,但却很喜欢吃红烧肉。“吃得不多,而且炖得很烂。除了红烧肉,平时父亲还吃些青菜、豆腐、萝卜等。”周老喜欢散步。天气暖和时,家里人会带他下楼在院子里走动走动,通常要一两个小时。他独坐时,手不闲着,会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右手的掌心,双手交替,帮助手部进行血液循环。“如果说父亲有什么养生秘诀的话,惟一的就是脑子总在想、总在动。父亲的生活乐趣就是工作。”周伦玲说。

    爱国儒商马万祺:太极打了半个世纪

    马万祺,1919年出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儒商。

    关于养生之道,马先生说他自己“早睡早起,心情开朗,不吸烟,不喝酒,酸甜苦辣都吃,素爱运动。平时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养养花,念念书,写写诗,看看孙儿,会会友。”马老称,自己坚持打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打了半个多世纪了。难怪身体这么好!, http://www.100md.com(李海清 马海伟)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