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63014
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3期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81)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寻找更好更安全的防治方案。方法:对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均使用rt-PA 8mg静注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类型、特点。结果:55例中,46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率为83.63%,再通时间为(54±16.2)min,40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多为单纯室早,少数出现短阵室速、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冠脉血管再通后,绝大部分患者胸痛迅速缓解,但大多有心律失常发生,故溶栓后应进行持续心电图和血压监测。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080-02

    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够抢救大部分患者的濒死心肌,改善其左心功能,减少室壁瘤的形成,可使AMI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但随着溶栓治疗的日益广泛应用,溶栓后再灌注所产生的损伤也越来越普通,而再灌注心律失常(RA)有时是致命的。

    为总结经验,将近几年我科收治的AMI患者在急诊溶栓治疗过程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类型、特点及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选择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或者留观的AMI患者55例。其中男39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