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372342
早期干预凝血策略在严重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16期
     2.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输血前,两组PT、APTT、TT、FIB、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输血后1、5 d时PT、APTT、TT、FIB、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输血后1 d,研究组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FIB、PLT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输血后5 d,研究组PT、TT、FIB、PLT均高于对照组,APTT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3 讨论

    严重创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特点[6]。此类患者极易出现大出血,需在救治期间合理输血,以挽救生命。严重创伤早期(发病24 h内)死于难以控制大出血者占总死亡人数30%~40%,晚期致死原因包括器官功能衰竭、ARDS等。大量输血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肺组织,引发肺微循环障碍,导致肺循环内环境紊乱,炎性因子释放量增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诱发ARDS[8-10]。而ARDS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故需加强输血干预。本研究在研究组输血期间应用早期干预凝血策略,与常规输血策略不同的是,该方法重视减少库存红细胞输注量,以预防ARDS。相关研究[11]证实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