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79743
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13期
     [Key words] Depressi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Substance P; Interleukin-6; Correlation

    抑郁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临床特征包括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以及心境改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对抑郁症的生物学病因进行研究发现,儿茶酚胺、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等多个系统均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其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有研究报道表明,BDNF与机体认知、学习以及情感变化密切相关[4]。P物质(SP)对神经细胞周围的炎性反应具有调节作用[5]。白细胞介素-6(IL-6)是多功能细胞因子之一,是多种免疫反应以及急性期反应的基础,与抑郁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等相关[6]。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探究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SP、IL-6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抑郁症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记为抑郁症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3~68岁,平均(43.25±11.24)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7];②年龄>18周岁;③入院前未接受任何相关治疗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