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998
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李滋平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经验(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
     辅助检查:颈部X线片示颈椎退行性变。

    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型)。

    西医诊断:颈型颈椎病。

    一诊:患者病程长,平素长期伏案工作,使得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情绪紧张因素,肝气失于条达,容易气机阻滞,患者疼痛也是局限于颈肩部,结合舌脉,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故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法。毫针针刺取穴:颈夹脊穴(双)、大椎、肩中俞、中渚、百会、后溪、阳陵泉。平补平泻,颈肩部电针刺激,留针25 min。穴位注射:取针后,选取百劳(双)、肩中俞(双),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每穴0.5 mL,隔日1次。每周不少于3次治疗,治疗6次为1个疗程。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给予心理疏导,嘱改变工作的生活习惯。

    二诊(1周后):患者诉3次治疗颈肩部酸痛不适稍减轻,仍有项背部牵扯感,无头晕头痛、上肢放射痛及肢体麻木等症,纳眠可,二便调。舌脉同前。情绪紧张亦改善。治疗上针刺处方在原来基础上加太冲、膈俞行气活血,再加刺络拔罐疗法,加强活血祛瘀作用,每3~4天1次,患者刺络拔罐后觉疼痛减轻较明显。

    三诊(治疗6次后):患者神清,精神好转,颈肩部酸痛明显减轻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