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368
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李滋平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
     1.1 针药相须之针刺技术

    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总则是辨证论治,李滋平教授将其辨证分型为风寒湿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肾气亏虚证、气血亏虚证、湿热阻滞证六大类型,具体辨证时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经络辨证方面,与督脉、手太阳与足太阳、少阳经、手阳明经关系最为密切,如颈项后部疼痛的患者,辨证为手太阳经者,除局部的颈夹脊穴、大椎穴外,循经可取后溪、天宗、小海穴,后溪为李滋平教授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要穴,在于“输主体重节痛”,可用于治疗颈椎病颈痛,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而通于督脉,疏通经络、调神通督。

    在辨别证候与具体经络的同时,李教授认为还需结合致病之邪,如痰邪,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玉龙歌》“痰多须向丰隆泻”,由脾失健运、痰浊中阻导致的痰浊上扰,出现颈痛伴头晕、头重如裹者,可泻丰隆,此为李教授治痰饮疾患之经验效穴。又如风寒湿邪气致病,可配合风池、阴陵泉等穴以祛风散寒除湿。近年研究表明针刺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无菌性炎性反应,使得局部神经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得到改善[5]。

    李滋平教授认为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需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1注重“治神”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脉舍神,脉中血气旺盛则神气充足,患者的心神状态会影响到其对针刺感觉的耐受度,神不足则耐受能力降低;治神则是指医者专心体会和把握针下气的变化,感受针下虚实;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情绪,进行目光交流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