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4期
编号:13242881
论势在必行的中医药供给侧改革(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4期
     图1 2005~2016年中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1.2 中医药企业规模小,产能落后

    2014年,中国中药企业数量超过60 000家,但其中规模5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90.8%,年收入在千万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91.27%[8]。说明我国中医药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收入偏低,呈现出“多、小、散”的行业形态,暴露出国内中医药企业综合实力不强、行业集约度不高的产能形态相对落后的现状,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与竞争。

    1.3 中药材产销对接不足,暗藏金融风险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中药材生产积极性虽然受“健康中国”战略影响得到极大刺激,但中药材供需关系尚不完备,产销对接问题突出,导致中药材市场过热,枸杞子、白莲子、山药、连翘和生地等中药材产量“产大于销”的过剩风险已经逐步显现[9]。究其原因,是中药材种植方对于市场需求未进行理性分析,“盲目跟风”现象普遍存在。中药材也成为部分囤货商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的牟利手段,成为中医药市场潜在的一大风险,无助于市场供需平衡与良性发展。

    1.4 研发创新水平滞后

    中医药研发创新水平滞后的现状,是目前中医药行业最主要的“短板”,不仅导致了行业利润不足,还不利于中医药产品的精品化、行业的集约化与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