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858192
ABCD2评分联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评估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3期
     3 讨论

    TIA是指局灶性脑血管或视网膜动脉病变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及颈内动脉系统TIA两种。关于TI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目前认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多由椎动脉受压和脑外“盗血”所致,常常表现为脑干或大脑后动脉颞支、小脑后下动脉缺血,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繁,但却极少发展为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TIA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痉挛、狭窄以及斑块脱落造成栓塞,表现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交界区缺血,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发作频率低,但易发展为脑梗死。研究显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4]。TIA患者影像学检查多无责任病灶,部分研究表明,TIA后1 h或24 h后,MRI检查可见缺血病灶,目前报道不一致[5-9]。然而无论1 h还是24 h,都不是临床大夫需要关心的重要问题,如何准确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才是本病的关键所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