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653
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效果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35期
     临床路径作为新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为[7-9]:①医疗模式转变。由目前多个部门单一面向患者的分散式医疗服务模式向由多个部门共同面向患者的整体医疗服务模式转变。②强调诊治的规范性。对患者从住院到出院的各项处置及治疗进行了明确说明,要求医护人员按路径诊治患者,避免随意性,消除无效诊治过程。③突出诊疗标准的实施性。临床路径由多个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建立了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更贴近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诊治,同时整合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实施中更具有操作性。④引入患者参与机制。医务人员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预知所接受的照顾,主动参与到治疗及护理中来。

    本研究将病种付费制及总额预付制应用于临床路径的管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测试掌握知识得分为(94.4±1.8)分,对照组患者的测试掌握知识得分为(84.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9,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大体一致[10-11]。说明应用按病种付费制的医保模式,通过制订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偿付标准,实现了标准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即医疗机构资源消耗与所治疗的住院患者的数量、疾病复杂程度和服务强度成正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