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643064
锲而不舍,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25期
     另据记者了解,华法林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但也有专家表示,华法林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如果用药过量,患者出血风险就会增加,而服用量少,溶血弱了,就会表现为血栓。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也对华法林造成了一定冲击。而徐伟教授在华法林的临床应用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谈及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监测问题时,徐伟教授介绍道:“华法林是最早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的口服抗凝药物,其发现、发展的历史极富戏剧性。早在1921年,北美很多牧场的牛羊们突然之间变得非常脆弱,一些平素看起来不足以威胁生命的操作,比如阉割或去角,却让它们流血不止而死去。兽医病理学家弗兰克·斯科菲尔德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一年,异常温暖的天气使农场储存的牧草——是一种豆科草木犀属植物,俗称‘野苜蓿’——大量发霉腐败,因此推测这些发霉的牧草造成了牲畜的凝血功能障碍,随后在兔子身上进行实验后得到了证实……”

    徐伟教授继续说:“随后经过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华法林于1954年被正式批准用于人体的抗凝治疗。经过华法林用作口服抗凝药物带来了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的革命,而且至今近60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的主要治疗药物,医学界也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和使用经验,证明其是一种成熟的口服抗凝药。虽然近年开发了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目前全球仍有数百万患者在服用华法林。而且,荟萃分析也显示,华法林可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但华法林存在起效慢、治疗窗口窄,需经常化验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因此华法林临床应用率不高,INR达标率更加有限。新型口服抗凝药固定剂量使用,无须监测抗凝活性,与药物、食 物相互作用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近年来IIa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新型抗凝药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然而,对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或者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新型抗凝药尚无适应证。此外,目前新型抗凝药在国内尚未进入医保,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华法林仍是首选。临床上华法林使用的经验已有几十年,只要注意监测INR,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非常可靠的。”

    “我认为,作为临床上最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徐伟教授强调说,“华法林的适应症范围最广,在瓣膜病、换瓣术后、经济困难、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仍是长期抗凝治疗的首选,更便捷的INR即时检测技术还将大大消除华法林使用中的主要缺点,为这一老药带来新的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它还将为人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建立更多功勋,尤其对于第三世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量患者更是如此。”

    学科建设领跑江苏心脏起搏领域

    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徐伟教授供职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是江苏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在起搏领域,目前拥有国内最大样本量的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植入。身兼心脏科的行政副主任和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长,徐伟教授谈起该科室科室近来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领域的研究情况及主要成就时如数家珍。

    据徐伟教授介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前身为美国基督会资助的、加拿大籍传教士马林医学博士于1892年创建的“基督医院”,经过12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科室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心脏科成立于1953年,是江苏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美国心脏病学院继续教育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江苏省心血管专科医师进修基地,并为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鼓楼医院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选择性部位起搏技术,其中低位房间隔起搏技术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分别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和二等奖;2007年在江苏省牵头开展了有关间隔部起搏的多中心协作研究;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工作,植入了国内首例用于心梗后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埋藏式心脏除颤复律起搏器;目前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预防工作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其CRT植入工作获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RT十周年推广普及奖。2010年开始开展的起搏导线拔除技术已超过百例,成功率97%以上,无一例死亡,为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的患者解除了痛苦。2012年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推荐为国内开展导线拔除技术中心。

    徐伟教授接着说:“我们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能够常规开展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各型起搏器植入手术。在心脏电生理领域,我们医院也是在国内较早开展工作的。在上世纪80年代,马德瓒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心外膜标测和无水酒精消融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医院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目前每年完成射频消融治疗近500例。200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肺静脉电隔离技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并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05年常规采用三维电生理标测技术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2009年开展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000余例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成功率98%以上,无一例死亡病例。未来,我们将锲而不舍,继续努力,力争在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徐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行政副主任、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主任;系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远程监测工作组成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规范管理心律失常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间隔部起搏俱乐部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副组长、南京医学会临床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多家专业学术期刊编委。 (刘志学)
上一页1 2